(一)川大“國立化”與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中期史學係的改革
如前所述,國立川大成立後,史學係組建之初,何魯之就提出了一套與主流派新史家頗多異趣的教育方針,而具體的人事結構和學術風氣更是延續了此前的格局。三十年代中期,在任鴻雋提出“國立化”和“現代化”兩大目標後,情況開始迅速改變。為了更細致地觀察這一點,此處不妨從人事、課程兩方麵對任鴻雋長校前後川大史學係的基本情況做一對比。
1935年版《國立四川大學一覽》中的《教員錄》顯示,1934年度,史學係主任仍為何魯之,教授則有張大龢、葉秉誠、洪承中、周謙衝(1903—,湖北黃陂人。巴黎大學文學博士,曆任武漢、中山大學教授)、束世澂(1896—1978,安徽蕪湖人。南京高師文史地部畢業,東南大學文學士。曆任中央、金陵大學教授)、張景漢(字雲波,以字行。河南滎陽人。北師大、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研究院畢業,曆任河南大學教授、北京師範大學與輔仁大學講師),副教授葉德生(四川德陽人。北京師範大學史地係本科、教育研究科畢業,曾任各中學教員)。規模較前有所擴充,但人員的學曆結構並無太大變化。其中,何魯之、周謙衝皆為法國留學生,束世澂係“南高學派”成員,張大龢、張雲波、葉德生均畢業於北京高等師範學校(北京師範大學),“蜀學”傳人有葉秉誠(時祝同曾轉入四川省立重慶大學任史學係主任)。
課程設置方麵則做了較大改動。其必修課包括“中國通史”(分上古、中古、近古、近世四個時期,每學年講授一個時期。其中上古為秦以前,中古為秦至五代,近古為宋遼金元,近世為“明至現在”)、西洋通史(分上古、中古、近古、近世四個時期,安排在前三個學年。其中,上古自古代東方諸國至西羅馬滅亡,中古自蠻族入侵至文藝複興,近古自宗教改革至法國革命,近世自維也納會議至歐洲大戰。第四學年則安排世界近世史,自“歐戰以後至現在”)、“東洋史”(前三學年)、“中國地理”、“世界地理”、“曆史哲學”、“曆史目錄學”。[50]與此前課表比較起來,必修課隻保留了三門通史係列、史學理論及地理學(作為曆史學的輔助學科)方麵的課程,刪除了大量的專門史課程,結構似更緊湊,對於史學人才所需基礎知識的認識更為清晰了。另一方麵,通史課貫穿始終,雖可講得細密,但也多少妨礙了學生向“專”與“深”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