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頤接任川大校長後,繼續推進任鴻雋的基本政策。在1937年7月1日舉行的就職典禮上,他提出治校三原則:第一,繼續提高學生程度,使與其他國立大學同等而不含地方色彩;第二,充實設備,提高研究興趣,使文化水準和歐美各大學同等;第三,更進一步使中國學術能與歐美各國齊頭並進。[63]簡言之,仍是國立化與現代化。其中,國立化又帶有明確的“去地方化”意味。
不久,隨著抗戰爆發,東部大批高校師生內遷,為川大國立化程度的迅速提高創造了條件。9月,張頤在迎新大會上,歡迎從各地來的借讀生時表示:“本校既屬國立,合全國為一家,應無主客之分。”[64]事實上,包括新生和借讀生在內(其中借讀生的人數超過了新生),大批東部學生的湧入,的確迅速改變了川大生源的地域結構。截至1938年,川大在校生共1318人,其中川籍學生912人,再加上西康學生17人,占全校學生比還不到71%。在外省學生中,以江蘇、安徽二省為最(分別為82人和74人),籍貫分布的範圍也擴大至27個省份。[65]到了1939年4月,時任校長程天放(1899—1967)就對外宣布:“戰前川大地方色彩較為濃厚,因學生大多數為川籍。戰事發生後,外省學生人數達三分之一以上,現時可為一名副其實之國立大學。”[66]教師的省籍構成也發生了一些類似變化,不過這還不能算是主要衡量指標,比這來得重要的是,享有全國性聲望的學者在教師隊伍中大幅提升。事實上,整個抗戰期間,大量知名學者受聘川大。有些學生甚至一度有“四川的北京大學”之感。[67]
不過,如前所述,“國立化”既有“全國化”與“現代化”的意思,也常常被理解為“中央化”。後者又包括了兩方麵含義:一是中央對學校的支持,一是中央對學校的控製。最初,後一方麵的主要表現是,中央與地方政府對川大控製權的爭奪。一般來說,川大師生因飽受地方軍人的壓迫之苦,在此競爭中,都會選擇站在中央一方。但是,隨著國民黨和國民政府權力的日益穩固和擴張,尤其是國民政府西遷重慶以後,四川由僻遠之區一下子變成京畿重地,中央取得了決定性勝利,其控製範圍也開始擴大到知識界。這就使得川大師生和中央政府的關係發生了逆轉:此前,在川大人的心中,中央主要被視為一個象征性(後來則是實質性)的支援力量,現在卻變成一個“對手”。其間的轉折畸變,頗能體現出那一時期政治與學術的複雜糾葛,以及“國立化”的一名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