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的大學有國立、省立和私立之分。理論上,國立大學由教育部直轄,校長由中央政府任命,經費來自國庫。省立大學是各省所辦,經費和管理都由地方負責。國立大學是中央政府基於對全國教育發展的通盤考慮設立的,其數量不一,“地點亦不從同”,但一個共同的特點是“無分省界”。[1]不過,在事實上,國立大學不但總是要落實到一個具體的“地方”,且往往由省立和私立大學發展而來,故除了少數幾所之外,大多伴有一個“國立化”過程。[2]這一過程牽涉到高等教育體製的各個方麵,尤因兩類學校主管機關不同,常伴隨著中央與地方的勢力較量,其激烈程度又隨著中央對地方實際控製能力的大小而變化。
在這方麵,國立四川大學(以下簡稱“川大”)的事例具有一定代表性。它是1931年由設在成都的三所大學——國立成都師範大學(1927年9月成立,由國立成都高等師範學校升格而成,以下分別將此兩校簡稱“師大”、“高師”)、國立成都大學(1925年6月掛牌,以下簡稱“成大”)和公立四川大學(1927年8月成立,以下簡稱“公立川大”)合並而成的。[3]作為一所國立學校,川大自始就處在中央和地方之間,受到二三十年代四川及全國政局的影響,其國立化程度又成為衡量中央和地方當局力量對比的一個重要指標;大學師生作為身處其間的第三方,也不得不隨著自己所處政治局勢的變化,而對中央和地方各有應對,使得此一進程更為複雜。
川大的國立化大體可分為三個時期:一、1935年以前。這一時期,四川為中央政府的實際控製能力所不及,處在半獨立狀態。學校雖名“國立”,實是一所地方性大學,時常受到地方政治力量的幹預和困擾。為了對抗地方勢力的控製,維護學術自主,川大師生積極尋求中央支持,成為此期國立化的基本特征。二、1935年到抗戰初期。在南京國民政府的支持下,兩位校長任鴻雋和張頤大力推進現代化和國立化兩大政策,在竭力推進川大迅速提升學術水準的同時,也致力於將川大從地方勢力的控製下解脫出來,著力消除學校的地方色彩,以強化其作為一所“中國的大學”的性質。與此同時,國民政府也將川大視為擴張其權力、與地方實力派競爭的一條管道,使得川大的國立化帶上了“中央化”的印跡。三、隨著抗戰爆發,國民政府內遷重慶,四川從邊陲地帶變為“天子腳下”,川大的國立化進程也基本完成,學校被牢固地掌握在國民黨和國民政府手中。但另一方麵,此一結果也使得川大人深感學術自由受到威脅,與中央政府之間產生了嚴重分歧,而他們此前的關係大體是比較融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