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中的“異鄉”:近代四川的文化、社會與地方認同

三、四川豈是化外?

字體:16+-

北伐開始,川軍紛紛易幟,改稱國民革命軍,表現出空前的一致。但川內的基本政治形勢並沒有什麽實質性的改變。國民政府成立初期,蔣介石(1887—1975)因忙於應付各地軍事實力派此起彼伏的反對浪潮,也根本無暇西顧。因此,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全國雖然已經取得了名義上的統一,四川的半獨立狀態較之北洋時期卻是有增無減。[73]但“全國統一”給各種問題的根本解決帶來了希望,反而使人覺得事實上的割據狀態更加難以忍受。因此,相對於南京政府的“無為”,一些四川人,特別是旅外人士,對打破四川半獨立狀態的呼籲要激烈得多。北伐開始,盡管川軍紛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但仍有一批川籍國民黨人及與國民黨聯係密切的青年知識分子,呼籲把四川軍閥列入征討目標。1928年9月,劉湘、劉文輝、鄧錫侯、田頌堯等召開資州會議,討論組成新的四川省政府。當時即有人在上海出版的《蜀道周刊》上指出,四川軍人所謂“革命”,實際是為了逃避真正革命的到來:“客軍入川的聲浪,不斷的傳到省內,於是他們計從心上,馬上召集資州會議,商量組織省政府等問題,拿這省政府的大帽子對外可以抵禦客軍,對內又可使剝削民眾的諸種手段,有所保障。”[74]

但南京政府並未進兵四川,反而在公布的四川省政府組織名單中,基本承認了資州會議的權力分配方案。這一名單出台以後,立即引起了輿論批評。《蜀道周刊》是其中一個重要平台,連續發布文章指出,這是對北洋政府治川政策的延續:“從前北京政府治川策略,‘以川亂川’。現在南京政府的治川策略,是否挑撥川亂?不能斷定。但這種不察事實的派[做]法,其結果又能去北京政府多遠呢?”[75]如果“革命政府”的行為與“反革命”並無兩樣,則又何貴乎革命?這不能不令向往革命的人士失望,甚至轉而積為怨氣:“這種辦法,在深居高拱於南京的黨國要人,也許認為煞費苦心,再冠冕沒有了,但是從咱們四川人(百姓)看來,就好的方麵解釋,可說是‘藥不對症’;若從壞的方麵解釋,不啻‘為虎作倀’”。[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