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中的“異鄉”:近代四川的文化、社會與地方認同

二、旅外川人言論中的四川

字體:16+-

川人既不愛“管外邊的閑事”,報刊事業又不夠發達,即使有意見也很難找到公開發表的園地,因此,要了解二三十年代蜀人對四川和國內局勢的意見,旅居外省的人士成為一個重要渠道。他們大都不滿意於四川狀況,又深受省外思潮的鼓**,對夔門內外的情形都有了解,革新誌願強烈,但又身不在其位,故一般隻能通過文字抒發己見。

在旅外川人中,青年學生占了很大比例。1930年,一位在上海的成都大學畢業生談到:“四川的青年,尤以高等自覺了的青年,都覺得四川受了地理的限製,交通的阻厄,不能滿意的接受中外的新的文化和思潮,……還有許多人都認定四川的文化太落伍,在那裏得不著什麽,想要從根本改造,遂相率出川在中國文化中心之上海北平去得到地貨[道?]的中西文化。”[33]顯然,作者本人就是這群“高等自覺了的青年”之一,這段描述也代表了他們的共同心聲。事實上,讓孩子去外省求學也是不少家長的心願。據熊丸(1916—2000)回憶,當時“隻要家裏有點錢,或還算過得去的人家”,都會把孩子送到南京、上海或北京去讀書。[34]1930年,黃稚荃(1908—1993)自成都高等師範畢業,她父親黃沐衡(?—1944)因為看到四川“軍閥割據,無異土寇,在四川無前途”,遂勸她去日本留學。[35]

旅外川人中還有一部分是已經學成或有所專長的知識分子。胡先驌在1933年觀察到,四川很缺乏專業技術人才,但是,“以政局紊亂之故,少數確有專門學問之人才,類皆不願牛驥同皂,寧在外省服務”。[36]比如,任鴻雋(1886—1961)留美回國後,就與夫人陳衡哲(1890—1976)一起回到四川,欲圖發展實業,但終於發現,“四川這個擾亂的樣子”,“非四、五年之後是沒有什麽事可辦的”,遂不得不離開,前往北京。[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