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把近代四川學人的“蜀學論”放在一個稍長時段的地方社會文化史脈絡中考察,以突顯地方認同在學術文化層麵上的表現。但是,需要進一步強調的是,學者對這一地域性學術的描述,又不僅僅是地方視野所能涵蓋的。王恩洋曾說:“四川是中華民國的一員,我們應將四川文化方麵所貢獻於全國者如何,其特殊之點在哪裏,加以研究,同時加以表彰。”[138]實際上,各類有關“蜀學”的論述看似都是在強調蜀學的“特殊之點”,但其背後都有一個全國性背景,其重點無一不著落在“四川文化方麵所貢獻於全國者如何”這個問題上。換言之,隻有在全國性的學術視野下,“蜀學”之特殊性才獲得了其意義。不過,也正因如此,“蜀學”亦顯得非常脆弱。由於四川地理條件的限製,其為學風氣常與國內主流有異,而論學者又每執主流風氣為準則,蜀中學問遂或有時無足稱道。關鍵在於,即使是川內學人,也不能忽視這一大背景,故他們雖時能自堅信心,亦常懷焦慮。惟一旦國內學術風氣轉移,四川學者也可能乘勢而起,後來居上,廖平在清季聲譽鵲起,便是一例。但這種影響也是多元的,新文化運動後,四川反以保留傳統取勝,則近乎“禮失求諸野”了。
另一個要解釋的問題是,盡管學者對蜀學的認知並不一致,但文學與《易》(以及與之關係較密切的宗教)乃是四川學術的長項,卻基本上是公認的。[139]近代四川《易》學似稍衰(但也未必,恐隻是“沉淪下寮”而已),而文學藝術仍發達。金毓黻抗戰時期入川,見到王纘緒(1886—1960)致張群(1889—1990)書,謂其“韻味極似東京,不知出何人手筆”,因而感慨:
今世非無美才,特伏處岩穴不肯出耳。吾華文章之士多出於蜀,亦以蜀士早見於史乘,如司馬相如、揚子雲其傑出者也。遺風不替,綿綿可接。今之文士,亦當以蜀為雄。豈以山川奇秀使然耶?蜀士如謝無量,以詩以書雄於時;如郭沫若,其學亦傑出;如張大千,以畫雄於一世。求之南北各省罕有其匹,詎非明證?[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