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學”二字在清末已較流行,其時有兩個團體都以此命名,一是楊銳等1898年在北京成立的蜀學會(並設有蜀學堂),二是同一年宋育仁等在成都尊經書院設立的蜀學會(刊行《蜀學報》)。粟品孝教授已指出,前一個蜀學會“與蜀地一脈相承的蜀學關係不大”,其取名“蜀學”者,僅僅因為發起者和參加者均為蜀人也。後一個蜀學會則明確提出“昌明蜀學”的口號,而其所謂蜀學“就是蜀地之學,具體是指在蜀地學習以儒家經學為核心、包括西學在內的學術文化”。不過,這裏似乎仍需稍做辨正。楊銳等所辦蜀學會與其時閩學會、浙學會、湘學會等團體相類,其中,蜀、閩、浙、湘等地名更多地隻是一個詞頭,其關鍵部分是在“學會”二字,確與一般在學派意義上使用的“蜀學”、“湘學”等落實在地域上的概念不同。至於宋育仁等設立的蜀學會,情形似稍複雜。一方麵,粟教授已引用過的《蜀學會章程》第一條雲:“現在時事棘艱,疊奉上諭,各省振興學校,以期儲才備用。學使慨濟時艱,尤以振興蜀學為念。”此處所謂“蜀學”者,主要意指學校,仍非學派也。就此而言,它和北京蜀學會雖有偏重教育和議政的不同,本質上似無甚差別。惟另一方麵,《蜀學報》主筆吳之英又說:“蜀故有學也,何至今日始會始報也?曰:蜀學微矣。學者失其所學,今將返吾故焉,故以蜀學名也”。[113]此“蜀學”實已涵蓋整個文化學術(或仍包括學校在內),而“返吾故焉”四字更直接透露出強烈的地域自覺,含有明確的認同意味。
晚清時期對“蜀學”一詞的使用,值得注意的還有兩個例子。其一是光緒十四年(1888年)冬初刊的《蜀學編》。此書原為尊經書院兩位學生方守道、童煦章所輯課藝,原題《蜀賢事略》,經曾任四川學政的直隸寧河高賡恩(1841—1917)與尊經書院山長伍肇齡(1826—1915)增補而成。此書收集四川曆史上“心術、學術不詭於正”的學人,輯錄其事跡,參考的範本是《關學編》、《洛學編》、《北學編》等著作。這裏的“蜀”標定的毋寧是“四川”這一地域範圍,近乎宋育仁等人的用法。特別要提出的是,《蜀學編》的編纂雖由高賡恩發起,意在訓士,而編者多為蜀人,更多一重地方認同之感。伍肇齡在序中就說:“由是敦崇四教,以上溯鄒魯淵源,將張、魏所詣,尚可擴充,豈徒以揚、馬文章誇冠天下哉!”[114]顯然,伍氏對川人為學“徒以揚、馬文章誇冠天下”甚不以為然,在他看來,此編是要通過對“蜀學”淵源的發掘,以振拔蜀地士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