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道出於二:過渡時代的新舊之爭

六、餘論:進一步認識“五四”的豐富性

字體:16+-

基本上,“五四運動”一發生,很多人就感覺到其劃時代的意義。前引惲代英所說“自從‘五四’運動以來”是幾年後的事,而黃日葵在1920年初就一則說“自從‘五四’運動以後”,再則說“自從‘五四’之後”;那時距學生運動不過幾個月,他卻明顯感覺到什麽都不一樣了,就連外國也“上自一黨的黨務,下至個人的事業”,都在這一年開始之時,“陡然呈活潑潑的現象”。[60]外國是否真有那些變化且不論(恐怕更多是黃氏自己心裏動,所以看著外界也陡然活潑),這樣的心態卻很能體現不少人心目中“五四”帶來的即時變化。

學生輩對當下的感覺似更敏銳,羅家倫對那幾年的“分期”就頗為細致,以為“歐戰以後,中國才發生‘批評的精神’;‘五四’以後,中國才發生‘革命的精神’”。而“要救中國,就靠在這兩種精神上”。[61]若中國的“革命精神”始自“五四”,則其言外之意,不過十多年前的辛亥鼎革,便算不上“革命”,或隻是一次沒有“精神”的革命。也許是民國二三年後國人對“嚐試共和”的失望太強烈[62],致使青年讀書人在記憶中抹去了不久前的武力革命;更可能的是,一個兼具批評和革命精神的“五四運動”之所以能出現,已反襯出此前的革命即使存在也幾乎是有等於無。

老師輩關於“五四”的曆史對比,則多直指向辛亥革命前後。陶履恭就說,清末也有學生運動,但“學生運動成了彌漫全國的‘精神喚醒’,總要算是在‘新思潮’發生已後。他的誕生日,就是民國八年五月四日”。[63]沈仲九則提出,清末“改革的事業都是由地方而中央”,那時北京學生的表現“是不及各省的”。“五四”就不一樣了,“北京的學界,居然為全國新思想的發源地。因為有新思想,於是遂有‘五四運動’的事實,這是北京學生進步的表現”。而且,清末學生“也有做革命事業的”,但“都是離了學生的地位”的“個人行動”;“五四”時的學生,則是“用學生的資格,大家聯合起來,去做關係國家社會的事業”。其意雖不在革命,倒更像是“學生造反”。[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