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道出於二:過渡時代的新舊之爭

四、救國和讀書怎樣兩全?

字體:16+-

從各文所論看,《新教育》的專輯似有預先的安排,至少在京之人很可能事先有過討論。整體言,他們都在肯定學生運動重要性和貢獻的同時,試圖對學生有所規勸。且平時越接近學生的,說話越直白。蔡元培明言運動的損失大於功效,胡適、蔣夢麟則說出頻繁罷課是“學生運動破產的表現”。像朱希祖這樣與學生相對疏離的老師,在勸導時就要盡量多表彰,即使帶批評性的建議,表述得也非常委婉。而在學界之外的穆湘玥,說話就更顯溫和。專輯中還有老輩黃炎培的文章,主要說了些“成不自滿、敗不灰心”的鼓勵話。他也提到“根本救國,必在科學”,需要“有人肯用冷靜的頭腦切切實實在科學上做工夫”;卻仍不忘說“勞工神聖”,要學生從知識和待遇上救助“可憐的工人”。[37]隻有陶履恭一人例外,仍以鼓勵學生外向為主,而以不荒廢學業為點綴,或借此表示不與其他人異。

“勞工神聖”是當時學界的流行語,但像黃炎培這樣理解為“可憐的”救助對象,實在有些別出心裁,既提示出老輩讀書人想要“預流”的從眾心態,也表現出他們與時流的距離。而黃氏所說,卻是蔡元培、胡適、蔣夢麟所能接受的學生社會服務的上限——他們隻希望學生繼續平民夜校一類的教學活動,其他活動都要放棄,以回歸校園。從那以後的一段時間裏,蔡元培頻繁而持續地表述著這一主張。[38]不過,那時的世風似乎並不在這些老師一邊。專輯的所有立言者都反對繼續罷課,但他們都首先認可學生運動的正當性,然後眾口一詞地從“不經濟”的功利角度立論。就連說話最直白的胡適和蔣夢麟也強調:

社會上許多事被一班成年的或老年的人弄壞了,別的階級又都不肯出來幹涉糾正,於是這種幹涉糾正的責任遂落在一班未成年的男女學生的肩膀上。這是變態的社會裏一種不可免的現象……在變態的社會國家裏麵,政府太卑劣腐敗了,國民又沒有正式的糾正機關(如代表民意的國會之類),那時候,幹預政治的運動,一定是從青年的學生界發生的。[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