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12月,陳炯明請陳獨秀到粵主持廣東全省教育。陳獨秀在月初致函李大釗、胡適等九人,說自己將赴廣州,“此間編輯事務已請陳望道先生辦理,另外新加入編輯部者,為沈雁冰、李達、李漢俊三人”。該信仍是胡適在處理,他在信上批注:“請閱後在自己名字上打一個圈子,並請轉寄給沒有圈子的人。”[84]由於這是“公信”,說得較為“客觀”,沒什麽解釋。
陳獨秀於12月16日動身前夕,又致信胡適、高一涵,進一步申說其意。他表示,近來“《新青年》色彩過於鮮明,弟近亦不以為然。陳望道君亦主張稍改內容,以後仍以趨重哲學文學為是。但如此辦法,非北京同人多做文章不可。近幾冊內容稍稍與前不同,京中同人來文太少,也是一個重大的原因”。[85]他在12月20日到廣州的次日,再寫信給二人,述說了前引希望杜威能派一人來實驗其新教育等事。顯然,陳獨秀當時並不覺得他對編輯部的處置有什麽不妥,對北京同人的感覺也不錯。
但北京同人顯然對陳獨秀把《新青年》編輯事務交與他人,並讓編輯部新增數人的做法非常不滿。[86]這在很大程度上或許即歸因於所謂“新青年社”並未正式“由編輯部同人自行組織”,則每個人都可認為自己是“社員”,同時也覺得對“編輯部”的擴充有發言權。最先表態的是陶履恭,由於當時官方已“不準郵寄”《新青年》,陶氏主張不妨“就此停版”,並建議“日內開會討論一番,再定如何進行”。[87]這與大家此前對陳獨秀辦刊的放任態度,已經很不相同了。
北京同人的不快,係統表述在稍後胡適給陳獨秀的信中。對陳獨秀所說《新青年》“色彩過於鮮明”,胡適表示已經難以抹淡,蓋“北京同人抹淡的工夫,決趕不上上海同人染濃的手段之神速”。他提出三個解決辦法:一是“聽《新青年》流為一種有特別色彩之雜誌,而另創一個哲學文學的雜誌”;二是恢複“不談政治”的戒約,從9卷1號起把《新青年》編輯事務移歸北京同人處理,並發表一個新宣言,“注重學術思想藝術的改造,聲明不談政治”;三即陶履恭所建議的“暫時停辦。但此法與‘新青年社’的營業似有妨礙,故不如前兩法”。胡適表示,他以外至少有六人讚同第一二兩法。不過,胡適在信中使用了“上海同人”的說法,信末並雲“此信我另抄一分,寄給上海編輯部”,似已實際接受陳獨秀的擴軍。[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