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道出於二:過渡時代的新舊之爭

二、北大的學科調整與京城的新舊之爭

字體:16+-

“五四”前北京的新舊之爭相當激烈,舊的一方曾以陳獨秀私德不檢為攻擊目標。北大校長蔡元培本在北京組織進德會,對此相當難堪,也甚感難以處理。結果,經與同為浙江籍的湯爾和、沈尹默、馬敘倫等在1919年3月26日晚合議,決定不讓陳獨秀繼續擔任北大文科學長。[13]而湯爾和、沈尹默等當年恰是促成蔡元培任用陳獨秀為北大文科學長之人,始倡終棄,同出斯人,當然不僅是偶然巧合。何以出現這樣的變化,牽涉甚寬,既與校外的新舊之爭相關聯,也涉及校內的大學體製構建,自然也免不了無處不在、永不歇息的人事之爭,但又不僅是一般人心目中的權勢競爭,而與辦學取向的異同相關。

有一點可以明確,廢除文理科學長的動議,早在1918年秋天已提出,並形成了大致的意見。但這似乎隻是一個意向性的決議,具體怎樣貫徹執行,尚未確定,也可以修改。後來校外的新舊之爭,對這一決議的實行與否,有直接的關聯。但在不諳內情的外人認知中,陳獨秀的去職,基本是為新舊之爭的大環境所決定。

北大原有文、理、法、工四科,皆既是學科也是機構(稍類今日的學院),加上非學科而為機構的預科,共有五科。蔡元培1917年接受北大校長職務後,就決定實行改革。他要讓師生了解,“大學乃研究學術之機關。進大學者,乃為終其身於講學事業”,以改變視“大學為科舉進階”的習慣認識。其方法即“竭力辦理文理兩科”,使之完善。因為這兩科“乃法、工、農、醫諸科原理原則所由出”,而入此兩科者,“又大抵為純粹講學而來,既不想做官,亦不想辦大實業”。[14]最後一點反映出蔡元培觀念的時代性,不可忽視——“讀書做官”或可說是長期的傳統,“讀書發財”則是近代興起的新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