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道出於二:過渡時代的新舊之爭

陳獨秀與“五四”後《新青年》的轉向

字體:16+-

關於“五四”,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一方麵,大家都以1919年的學生運動作為一個整體的象征,每逢“周年”就發表紀念的言論;另一方麵,很多人心目中的“五四運動”,還會往前後各推移幾年,是所謂“廣義的五四運動”(也有人徑名為“新文化運動”)。實則兩種“五四”,不僅運動時間長短不同,就連其象征性的口號也各異。[1]不過,兩種“五四”的並用已經約定俗成,從研究者到媒體,大家都共同使用這兩個含義其實各異的概念,而不覺其間的衝突。這反襯出一個我們可能注意不多卻實際存在的事實,即“五四”的形象原本就不那麽“一元化”。

隨著對“五四”的研究日益增加,今人對所謂“五四研究”本身,也新見日多。然而“五四”的形象,似更加撲朔迷離。經過了長時期各種取向的解讀,在一些麵相愈來愈清晰的同時,也不排除被詮釋者增添了不少“作霧自迷”[2]的成分。如今很多人已在思考怎樣繼承“五四遺產”甚或是否應當跳出“五四的光環”,然而不論是廣義還是狹義的“五四”,不僅未到蓋棺論定的程度,甚至連一些基本史事都還沒搞清楚,仍處於一個言人人殊的狀態。

“五四”的內容和意涵本來相當豐富,有些史料相當充足的麵相,研究者對其長期視而不見,實處於一種存而不論的狀態;還有一些麵相,卻是因為史料不足征,不得不借助想象和推論,也因此而多有爭議。不論我們對其已知多少,“五四”已是活在我們血脈中的曆史;但作為曆史的“五四”,卻仍然需要進一步的探索和了解。要厘清基本史事,隻能讓“五四”回歸曆史,而不是去辯論它的意義和性質。從這個角度言,了解“五四”,也有助於我們認識自己。

本文要討論的是,“五四”時最重要的一份刊物《新青年》,在後期出現了明顯的轉向。這一轉向與其創始人陳獨秀關聯密切,然而過去由於史料不足征,使之成為一個長期爭論的問題。最近相關的一些書信終於出現(特別重要的是當時陳獨秀給胡適的幾封信)。這些關鍵性的史料,對了解那一事件有直接的幫助。謹結合當時史事,鉤稽相關史料,重新探討陳獨秀與《新青年》轉向的因緣脈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