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林紓與蔡元培的筆戰,是民國初年新舊之爭的一次象征性事件。一般均認為此事是以蔡勝林敗為結局的,當然也就是新戰勝了舊。這個看法,最多隻有一半對。從思想觀念的視角看,恐怕應該說是林勝了蔡。這並不是要標新立異,隻要細看蔡元培對林紓的駁論,便可見蔡無非是一一力駁北大並不存在林所指控的“錯誤”,卻甚少指出林氏的觀念本身有何不妥(詳後)。實際上蔡在駁林時,處處皆本林紓所提的觀點。此雖是論戰中常用的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方法,但爭論的一方若基本全用對方的觀點,而無自己的立論,等於承認對方的觀點基本是正確的。如此,則即使勝了戰鬥,也是輸了戰爭。
的確,林蔡之爭不僅凸顯了民初傳統的中斷與延續並存、新舊雜處而相互糾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複雜關係,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思想界位置錯綜、角色倒置的現象,而且提示了民初的社會發展與思想演變的互動關係。我們的思想史和社會史研究,幾乎一直是各搞各的,互不越雷池一步。但過去對林蔡之爭勝負的認知,顯然已說明僅從思想史的角度考察,未必能得此事之全貌。倒是從社會史意義上看,蔡勝了林才確實代表新勝了舊。但恰恰在社會史意義上,蔡要勝林,其實根本不必論戰。因為蔡元培的“社會資格”,無論新舊,都非林紓所能比擬。可以說勝負在論爭之前就已“確定”了。本文試從思想史的社會層麵著手,換個視角考察和詮釋林蔡之爭,以期能在社會的大框架裏為這一思想論爭定位,最終希望可以從一個小的側麵增進我們對近代中國的了解。[1]
林紓之所以在社會學意義上被戰敗,一個主要原因是他的個人身份有些尷尬。林是前清舉人,以功名論,不過小儒一個。後之成名主要靠兩端:一是古文作得好,被許多人認為是清季桐城文派的一個殿軍;一是大譯西人小說,流布甚廣。但在新舊不兩立的民國初年,這兩端本身已非十分和諧。林氏的認同危機,也正隱伏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