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青年雜誌》創刊的第一期上,陳獨秀就提出了他心目中的近世三大文明,即人權說、生物進化論和社會主義。[66]在民初的中國,或許因為“國體”問題帶來的困擾,任何與“國家”對應的範疇都容易引人矚目,而“社會”以及相關的“主義”尤其受到思想界的普遍關注(當年很多中國人常顧名思義,視社會主義為與社會相關的主義)。那時不僅趨新者和激進者有此思慮,就是接近政府的“安福係”和偏於守舊的孔教論者,也都在思考和探討各種類別的社會主義。如果說社會“主義”還偏於思想一麵,不少人進而向更實在的社會“改造”發展。[67]
陳獨秀在1919年提出,“最進步的政治,必是把社會問題放在重要地位,別的都是閑文”。若“社會經濟的問題不解決,政治上的大問題沒有一件能解決的。社會經濟簡直是政治的基礎”。[68]若比較他三年前所說的“倫理問題不解決,則政治學術皆枝葉問題”,即可見其觀念的明顯轉變。從思想倫理到社會,雖然仍延續著輕“國家”而重“國民”的取向,但已漸從個體的“自覺”向群體的“自治”傾斜。以前他的思路是倫理思想決定政治,現在他提出社會經濟是政治的基礎,討論的雖皆是非政治的麵相,卻都意在政治,且呈現出逐漸向實際政治靠攏的趨勢。
當初無意“批評時政”時,陳獨秀曾說,“國人思想,倘未有根本之覺悟,直無非難執政之理由”。[69]其隱含的意思,國人若有了根本覺悟,便可以批評政府了。還在1917年,有讀者指出《新青年》表現出了從重學說向重時事轉移的趨勢,陳獨秀一麵重申不批評時政的“主旨”,卻又表示,遇到“有關國命存亡之大政,安忍默不一言”。[70]到1918年夏天,他雖仍堅持“國家現象,往往隨學說為轉移”;但終於正式談起政治來。陳氏以為,行政問題可以不談,至於那些關係到“國家民族根本的存亡”的政治根本問題,則人人應談,不能“裝聾推啞”。這時他轉而強調,國人“徹底的覺悟”,必須落實到對政治根本問題“急謀改革”,才能避免國亡種滅的局麵。[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