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多年的“近代中國”,亂多於治,可以說沒有十年的安穩日子;與兩千年“傳統中國”的治多於亂、總有一千多年的安定適成鮮明對照。過去許多人愛說中國是睡獅,發展停滯,似乎不很高明。但睡獅初醒,似仍類虎落平陽,外遇強權,尚難自保;內則試圖“取而代之者”此起彼伏,你方唱罷我登場。對於一般老百姓,恐怕還不如發展停滯時那樣寧靜。20世紀前期更是中國變化最劇烈的時段,不僅政治舞台上的新角色層出不窮,思想界其實也是新人輩出,又均未能形成持久的影響。
近代中國何以久亂而不治?一言以蔽之,就是沒有一個文化、社會、思想的重心。章太炎在1918年注意到:“六七年來所見國中人物,皆暴起一時,小成即墮。”重要的是,“一國人物,未有可保五年之人,而中間主幹之位遂虛”。[1]約一年後,胡適也感歎說:“十年來的人物,隻有死者能保住盛名。”[2]他們兩位堪稱各自那一代人的翹楚,當時的文化立場頗不相同,卻在大約同時注意到同樣的現象。其所見雖是民初之事,揆諸後來的曆史,這個現象基本是持續的。
且章、胡二氏自己,亦在此循環之中。君不見太炎說此話之時,他本人及嚴複、康有為、梁啟超諸賢都還在壯年,卻不得不讓年少的胡適“暴得大名”。[3]的確,清末民初中國思想界的激進化,真是一日千裏。從新變舊,有時不過是幾年甚至幾個月的事。曾開一代風氣的“新黨”代表梁啟超,就是在很短時期內就被其追隨者視為保守而摒棄,不得不反過來“跟著少年跑”。[4]
胡適就曾是梁啟超的追隨者,但也遺憾地指出:“有時候,我們跟他走到一點上,還想望前走,他倒打住了……我們不免感覺一點失望。”[5]以溫和著稱的胡適如此,激進者自不待言。而胡適不久也重蹈梁氏的覆轍。他得名後不及十年,亦旋即被一些也想西化但更年輕的新知識菁英視為“新文化運動的老少年”,已“中止其努力”了。梁叔瑩責備胡適一輩說:“這些老少年們還沒有做完他們前驅的工作,還沒有把一班人帶上了新時代的坦途上,他們便撒手不管了。”[6]其想法和思路,與胡適當年責備梁啟超未盡帶路之責,如出一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