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道出於二:過渡時代的新舊之爭

自序

字體:16+-

很多年前,曾對一位研究中國近代史的朋友說,近代一段,可以六字總結,即滿漢中西新舊。那是讀大學本科時產生的一種朦朧感覺,年輕時不知輕重,故敢出大言而不慚。彼時我的學術自定位是研究中美關係史,這是說別人的領域,多少有些外行看熱鬧的味道。後來不知不覺中,自己成了“一般近代(中國)史”[1]的研究者,中美關係史反倒成了類似胡適所說的“不感興趣的興趣”——興趣始終在,積累也不少,卻暫無餘力深入。[2]現在回看當年的信口開河,似不能說一點“史感”都沒有,但更多看到緊張、衝突、對峙的一麵,有些以偏概全。

大體上,凡是存在的都是有理由的。任何時代、萬物萬事都有其獨立的“主體性”,即有其自在的意義,而不必因他人他物(對應性或關聯性)的存在而有其意義。[3]然而,不論我們的目的是理解、再現還是詮釋,曆史上的具體現象和人、事,又大多不是一個自足的係統,很難獨立地表述自己,也就不太可能被“單獨”認識。要知道,“事不孤起,必有其鄰”[4];曆史上的各個“事項”雖是獨特的,卻又並非孤立的,而是相關聯的。

如果將其置於一個關聯互動的架構之中,視之為與前後左右諸多人事、現象既相關又相異也相互影響的一個具象,特定的個體就成為一個更大架構的一部分,而所謂專門史也就有通史(universal history)的意義了。事物的相互關聯性,多少反映著共通的一麵。不過我們不必努力在每一“個別”之中去尋找“共通”(且也不一定都能找到),而更多當如阿多諾(Theodor W.Adorno)所說,“在它和別的事物的內在聯係中去領會其獨特個性”。[5]

這或許就是“一般近代史”的取向。我的理解,所謂一般,並非時時處處以近代時段的中國整體為關注和思考的對象;具體研究中側重的,仍然是特定的人與事,不過更多從此人此事與他人他事的關聯中去看待,既保持整體的意識,又從關聯中領會特性。用過去的話說,就是知人方可論世,論世而後知人;觀變可以知常,知常乃能觀變。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