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道出於二:過渡時代的新舊之爭

三、從文學到倫理的文化革命

字體:16+-

當年所謂文學革命,主要是表述方式(文體)的革命。在中國傳統裏,文體與個性本密切相關。顧炎武在討論曆代文體轉變時曾說,“詩文之所以代變”,是因為“用一代之體,則必似一代之文,而後為合格”。但“一代之文沿襲已久,不容人皆道此語”;且後人總是摹仿前人之陳言,也不利於表述自我。結果,“不似則失其所以為詩,似則失其所以為我”。這一文體與自我之間的緊張,即是文體不能不變之“勢”。[34]有這樣的傳統,在民初自我彰顯之時,表述方式首先成為關注的焦點,也是自然的發展(方式轉變確立後,表述者本身及表述的內容一類問題才應運而提上議事日程)。

先是胡適在1916年初致函陳獨秀,提出“文學革命”之八項主張。後在陳獨秀鼓勵下正式成文,則易言為“文學改良”,將其在《新青年》通信中已引起爭議的八項主張正式提出,即須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須講求文法,不作無病之呻吟,務去濫調套語,不用典,不講對仗,及不避俗字俗語。陳獨秀更進而撰寫《文學革命論》以響應,他一麵指出胡適是首舉文學革命義旗的急先鋒,他自己不過是在“聲援”;同時仍提出了有些不同的“三大主義”,即推倒雕琢的阿諛的貴族文學,建設平易的抒情的國民文學;推倒陳腐的鋪張古典文學,建設新鮮的立誠的寫實文學;推倒迂晦的艱澀的山林文學,建設明了的通俗的社會文學。[35]

然而兩人所提的具體方案,僅在《新青年》作者讀者中有進一步的討論;更多的人顯然並未側重“文學”本身的改與革,卻逐漸擁戴著提倡者走上以白話寫作之路。不論在時人的關注裏還是後人的記憶中,“文學革命”都逐漸演化為一場“白話文運動”。後者是一次名副其實的革命,成為整個新文化運動最持久的遺產,並真正改變了曆史——今日白話已徹底取代文言,成為幾乎唯一的書麵表述形式;即使在所謂“象牙塔”的菁英學術圈裏,也很少有人能以文言寫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