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道出於二:過渡時代的新舊之爭

一、發出時代的聲音

字體:16+-

從少年時候起,陳獨秀就不算默默無聞,隻不過聞名的範圍不同。他十七歲以第一名進學成為秀才,在當地就是名人。後來留學日本剪監督之辮,回鄉組織安徽愛國會,到參與辛亥革命和二次革命,在東京和安徽,均非碌碌無名之輩。[5]但真正使他名滿天下的,還是他的文章和他所辦的刊物,特別是《新青年》。還在1914年,陳獨秀已因發出了時代的聲音,在遭到短暫的“舉世怪罵”之後,很快成為具有預見的先知;他自己也因此改變了對世人和出版的悲觀,以創辦《新青年》開始了人生的新路。

先是袁世凱在1913年秋間被國會選為正式大總統,不久即解散國會,使很多讀書人對共和的期望變成了失望。因參加二次革命而逃亡在外的陳獨秀於次年致函編輯《甲寅》雜誌的章士釗說,“國政巨變,視去年今日,不啻相隔五六世紀”。一年間的改變,竟不啻五六百年,強有力地表述出“國政巨變”對讀書人的衝擊。陳氏把那時的中國人分為兩部分,一是“官吏兵匪偵探”,一是其餘所有處於“生機斷絕”狀態的人。在這樣的局勢下,“外人之分割”反成為“國人唯一之希望”,他自己也準備趕快學習世界語。[6]

最後一語大概是故意言之,以彰顯中國可能被外人分割的判斷。不久陳獨秀為《甲寅》撰《愛國心與自覺心》一文,再申中國“瓜分之局”已不可逃,更提出“國不足愛,國亡不足懼”的痛言。[7]該文引起大嘩,《甲寅》“獲詰問叱責之書,累十餘通”。但約半年後,當初不得不因陳文而“遜謝”讀者的章士釗卻說,“愛國心之為物,不幸卒如獨秀君所言,漸次為自覺心所排而去”。甚至梁啟超新近發出之“驚人之鳴,竟至與舉世怪罵之獨秀君合轍,而詳盡又乃過之”。故陳文實“寫盡今日社會狀態”,不啻“汝南晨雞,先登壇喚耳”。[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