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紀的中國曆史上,有一位親身參與了從辛亥革命到抗戰幾乎所有重大事件的大人物,他就是生於安徽懷寧(今安慶市)的陳獨秀(1879—1942)。陳氏的一生,可謂命途多舛(一次被綁,四度入獄),又充滿傳奇色彩——他是晚清秀才,文字卻偏向《文選》一脈。他又是留學生,然不以留學聞,甚至究竟到過幾國留學,後人都不能肯定。他在清末就參與了著名的《國民日報》的編撰,可是迄今也不確定其中哪些文章是他所撰寫。他是清季《安徽俗話報》的創辦者,那時便關注“國家”和讀書不多的人;入民國後,又創辦了《新青年》[2],提倡文學革命和倫理革命,可以說隻手掀動了新文化運動的大潮。
陳獨秀性格鮮明,被好友稱為“終身反對派”;然而他對自己所提倡的事業,卻“不容他人反對”。他數次留學日本,尊崇法國文化,卻在“五四”後明確提出“拿英美作榜樣”的主張,又身與“以俄為師”的實踐,一身而映射出現代中國學習榜樣的轉向、思想權勢的轉移。他是中共的創建人和早期領袖,卻被中共開除;不久又以中共首領身份被當局拘捕,身陷囹圄。他的北大朋友認為他曾是自由主義者,他的中共同事發現他不懂馬列主義。他以一個“沒有父親的孩子”開啟自己對童年的回憶,帶著“世無朋友實淒涼”的感覺離開了人世。[3]
這樣充滿對立、緊張和顛覆的傳奇人生,起伏跌宕,有時就在轉瞬之間,對當事人恐怕不輕鬆,對研究者則可能是財富,需要進一步體味。且陳獨秀自號“獨秀山民”,也被他人視為“不羈之才”[4],實非隨波逐流之輩。然而他的一些人生重大轉換,又常在須臾之間,表現出“與時俱進”的一麵。雖可說是往往走在時代前麵,或如他自己所說是“事實迫我不得不如此”,但這樣變動不居,又如何堅持他固有的本色和思想的獨立?這些顯然都還有可以探討和陳述的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