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謙半屬自強或洋務運動時代之人,從光緒初年起,他長期主張加強海軍、對外通商而內興工藝;始終強調強國在富,富靠工商,特別要中國學習引進西方的器物工藝,以建立自身的工藝與外國競爭,從而抵抗西方的“經濟侵略”(他未用此詞)。蓋“中土工藝不興,終無自立之日”。但他與所謂洋務派觀念也有所區別,而認為發展工業是軍事的基礎,反對“言製造以火器為先,而工政與軍政不辨”的觀念。[12]
當時包括張之洞在內的維新派的基本思路是:甲午一戰表明僅僅學習西洋的工藝已不足以救國,亦即以注重“製造”為標誌的自強運動已被證明為“失敗”,則注重學習工藝的取向不是中國正確的選擇。所以張明確提出西學中“西藝非要,西政為要”。[13]但王先謙則認為不是學習工藝的取向有問題,而是根本沒有把西方的工藝學到手。換言之,注重“製造”的取向並不錯,錯在貫徹得不夠深入徹底。甲午戰敗也並不證明以前建設海軍的錯誤,隻表明海軍建設得不夠。特別是戰後幾年竟不再加強海防,正在於沒有弄清列強並非僅僅“誌在通商”,其實別有他圖這一要害。[14]
王先謙素主變法,他到民國時仍指出:晚清“外患紛乘,群思變法,可謂有大順之機矣”;可惜清廷“任非其人”,方法也不對,終致覆亡。蓋“政不一端,安民而已。未有民本安而行一政以使其不安者”。如果“必吐棄一切政令,事事效法西人,以為如是則自強;恐強之效不章,而安之象已失”。實際上,中國之所以“紛紜廿年,一無所得,即師法泰西成效章著之日本,懵不知亦趨亦步”;即在於自己號稱“事事考求西法,兼能自出新意”。隨意變革西法以見自出之“新意”,結果是連西法也學不到手,反生破壞的效果,這才是最可怕的。[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