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同曆史階段,影響普通高中教育的社會需要、政策導向及受教育者發展要求的因素有所不同,這些關鍵要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普通高中教育的發展定位。
在新的曆史時期,重新審視我國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質、功能及辦學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實踐價值。我國普通高中教育需要在強調基礎性的同時,做好分流教育,兼顧其升學、就業和育人三大功能。
2010年後的十年或更長時期內,我國普通高中教育重點強調兩個方麵。一是在普及教育的基礎上全麵提高普通高中學生的綜合素質。到2020年,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全麵滿足初中畢業生接受高中階段教育的需求。二是育人為本,把促進學生成長成才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關心每個學生,促進每個學生主動地、生動活潑地發展,尊重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
高中階段教育是學生個性形成、自主發展的關鍵時期,對提高國民素質與創新人才培養具有特殊意義。要達到我國普通高中教育的兩大目標,普通高中教育就要以學生全麵發展為核心,創造條件開設豐富多彩的選修課程,為學生提供多樣化選擇,促進學生全麵而有個性的發展。
全麵提高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就必須促進普通高中學生的多樣化選擇與適性發展,把推動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作為擴大優質資源、滿足不同潛質學生發展需要的重要途徑,改變普通高中“千校一麵”的狀況,鼓勵普通高中辦出特色。
高中教育被形象地描述為“立交橋”,在學校教育係統中起著縱向貫通上下和橫向連接左右的作用。高中不僅為上大學作學術性準備,而且要有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和生活教育等。綜合高中既能為學生提供平等的高中教育機會,滿足所有學生的發展需要,又能給予每個學生充分發展和自主選擇的機會,促進學生的多樣化發展和個性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