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綜合高中課程發展研究

二、綜合高中模式構建——促進適性發展的自然分流教育

字體:16+-

統觀世界各國的高中教育改革,在普及高中教育階段,很多國家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綜合高中教育模式。美國綜合高中在創立之初,正是基於當時社會對促進教育公平和學生多元發展的需要考慮的。科南特作為美國綜合高中的倡導者,也是要素主義者的主要代表之一。在科南特看來,學科知識是人類文化遺產的精髓要素,是每一代人形成共同文化、共同理想的基礎。學校要以文化的基礎要素為核心建立課程,主張以學科課程代替活動課程與經驗課程。除了基礎課程外,綜合中學不應對學生作未來職業的區分,而應為學生發展才能提供多種機會、多次選擇,使每個人可以做出適合自己能力與興趣的選擇。

綜合高中應設置綜合課程,既有學術課程,又有職業課程;學生可以自由選擇課程,製訂課程計劃;既有必修課程,又有選修課程;能力不同的學生學習不同的課程。“普通高中課程+職業高中課程”的做法既增加了學生的學業負擔,又不利於綜合高中的發展。綜合高中的發展,甚至整個高中教育的發展,都要著眼於構建普職一體化的課程結構,即“通過整合普職融合的課程作為各類高中的共同課程,以拓展學生的基礎;通過提供分類分層、模塊化的課程和擴大學生的課程選擇權,既滿足部分學生學習普通文化課的需求,又滿足部分學生學習職業類課程的需求。因此,構建重基礎、多元化、選擇性的高中課程新體係是綜合高中未來發展的內在要求”。[21]

高中教育的逐步普及,必然使高中階段從過去學術傾向的精英教育逐步轉變為以培養公民素養為主的大眾教育,高中教育的功能也將從過去單純的選拔、甄別向以培養“全人”為目標轉型,這意味著綜合高中將成為我國高中教育普及背景下的一種重要辦學模式並日漸成為高中主流。[22]當然,基於現實可能性的綜合高中的改革與發展,則需要國家、地方及學校三方聯動,需要觀念、製度及政策的協同創新,需要教育目標、課程建構及教材編製的專門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