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術萌芽於原始社會時期,源起於我國遠古祖先的生產勞動。人們在狩獵的生產活動中,創製了石刀、石錘、木棍等武器,逐漸學會了躲閃、跳遠、滾翻以及運用石器、木棒劈、砍、刺等技能。氏族公社時代,經常發生部落戰爭,因此在戰場上搏鬥的經驗也不斷得到總結,比較成功的一擊、一刺、一拳、一腿,被模仿、傳授、習練著,促進了武術的萌芽。
武術成形於奴隸社會時期。夏朝建立,經過連綿不斷的戰火,武術為了適應實戰需要進一步向實用化、規範化發展,夏朝時期的武術活動主要在以下兩個方麵發展:一是軍隊的武術活動,二是以武術為主的學校教育。
商朝出現了武術訓練的重要手段——田獵,利用“武舞”來訓練士兵,鼓舞士氣。周朝設的“序”等學校中也把射禦、習舞列為教育內容之一。相傳在周時期出現了一部中國武術史上重要的著作《周易》,亦稱《易經》,“一陰一陽謂之道”,這本書蘊含很豐富的哲學思想,對我國養生學的發展影響極為深遠,其“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產生了太極學說,從此奠基中國武術體係。進入春秋戰國以後,諸侯爭霸,都很重視技術在戰場中的運用。齊桓公舉行春秋兩季的“角試”來選拔天下英雄。在這時期,劍的製造及劍道都得到了空前的發展。
武術發展於封建社會時期。秦漢以來,盛行角力、擊劍。隨著“宴樂興舞”的習俗,手持器械的舞練時常在樂飲酒酣時出現,如《史記·項羽事紀》記載的“鴻門宴”中“項莊舞劍,意在沛公”,便是這一形式的反映。此外,還有“刀舞”“力舞”等,雖具娛樂性,但從技術上更近於今天套路形式的運動。
唐朝以來開始實行武舉製,對武術的發展起了促進作用,如對有一技之長的士兵授予榮譽稱號。裴民將軍的劍術獨冠一時,裴民的劍術、李白詩歌、張旭草書並稱唐代三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