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互動質量是幼兒園教育過程質量的核心,對幼兒語言、認知、社會性的發展具有顯著的預測效應;[7]因而,對幼兒園班級教育過程中人際互動質量的評價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運用《量表》第三版中的子量表“人際互動”作為評價工具,對全國東、中、西部8個省市428個幼兒園班級的人際互動質量進行了觀察評價;基於這些評價數據,本研究對我國幼兒園人際互動質量現狀及其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多層麵的分析。下麵,研究者對本研究的主要發現逐一進行討論,並在原因分析的基礎上提出相應的質量提升建議。
(一)我國幼兒園人際互動質量整體水平不高
幼兒園人際互動質量整體質量水平不高,僅有9%的班級人際互動達到高質量,但接近半數(45%)的班級人際互動整體質量處於低質量水平(未達到合格),其中7%的班級人際互動質量處於不適宜水平(這意味著幼兒幾乎整天都在消極的互動中度過,對幼兒的身心健康可能會產生嚴重的傷害)。本研究的發現與劉焱等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劉焱等(2014)[8]研究發現,幼兒園人際互動質量偏低,表現在隻有少數教師(13%)會鼓勵和引導幼兒輪流、分享、合作解決問題;大部分教師與幼兒之間的互動更多是指向維持秩序和控製幼兒行為。雖然評價工具和樣本不同,兩個不同的研究表明了一個共同趨勢:幼兒園人際互動質量較低,整體距離“高質量”有較大差距;且人際互動質量園際差異很大,存在兩極分化現象。
基於我國的國情和學前教育發展現狀,研究者認為,幼兒園人際互動質量偏低,從結構性要素的角度來看,班級規模大、生師比過高是重要的製約因素;從教師隊伍素質來看,專業化程度整體偏低,缺乏對高質量人際互動過程及其機製的研究與反思。因此,要整體上提升幼兒園人際互動質量,首先要采取有力措施(比如實施嚴格的辦園準入標準),增加教師數量,按照標準編班和配備教師,把班額和生師比控製在適宜的範圍內;提升學前教育專業師資的職前培養質量和職後培訓與研修質量,促進教師隊伍素質的提高。同時,幼兒園教師應樹立通過師幼互動、同伴互動過程支持幼兒的學習與發展的動態質量觀,加強對人際互動質量的專題研究與反思。結合本研究的發現,在各個互動項目的質量提升上,研究者給教師們的具體建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