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國務院關於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幹意見》提出:“保障適齡兒童接受基本的、有質量的學前教育”,“建立幼兒園保教質量評估監管體係”。[1]但目前各地自行製定的幼兒園評估標準基本未經信效度檢驗,過分強調硬件和管理因素,對作為質量核心的教育過程性要素關注不夠,在評價的操作過程和結果處理等方麵缺乏科學性。[2][3][4]在此背景下,研發適應我國國情的、科學的托幼機構教育質量評價工具,成為學前教育研究工作者的重要使命。[5]眾所周知,教育質量評價工具的研發是一個要求高、耗費大、周期長、見效慢的艱巨工程。那麽,能否直接運用國外的托幼機構教育質量評價工具來評價我國的幼兒園教育質量呢?或者說,國外的托幼機構教育質量評價工具來到我國,是否會遭遇“文化休克”呢?這是本研究所關心並致力於探討的問題。
幼兒教育的質量與文化情境有無關係?是否存在跨越不同文化而依然有效的質量評價工具?以科學主義為導向的教育測量與評價理論認為,教育質量是一種與文化價值無關的客觀存在[6][7],跨越文化情境衡量教育質量的共同標準與工具是可能的——存在的隻是語言和翻譯問題。[8]但也有學者從生態學、文化人類學的角度,揭示了兒童的發展和教育與其所處的文化情境之間存在互動的密切關係。特定社會的“質量標準”應當反映本土的文化價值和關切,但未必能夠跨越自身的邊界而運用於其他文化。[9]研究者們認為:一方麵,兒童發展作為人類個體的自然成長過程,存在一定的普遍性規律,這是教育質量評價工具一定程度上能在跨文化情境中使用的基礎;另一方麵,兒童作為特定文化群體中的個體,兒童發展與教育作為社會化的過程必然具有文化情境的特異性,這又為教育質量評價工具的跨文化應用帶來製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