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mutualism)”一詞是生物學的概念,主要指兩種不同生物之間所形成的緊密互利關係。在共生關係中,一方為另一方提供有利於生存的幫助,同時也獲得對方的幫助。在北方最常見的植物共生案例是大豆和玉米種植在一起。大豆的根部有一種根瘤菌,此菌能從大豆的根毛侵入根內,形成根瘤,根瘤不僅能從周圍土壤中吸取它所需要的養料和水分,還能把空氣中的氮吸收起來,固化成植物所需的氮肥。而玉米的葉片又多又大,特別需要氮素,於是就從大豆那裏獲得足夠的氮素養分,同時玉米也會通過自己的根毛,把不需要的營養物質及時地分泌到土壤裏去,從而滿足大豆根瘤菌的營養需求。於是,大豆和玉米種植在一起能夠增產。
雖然共生是生物學的專業術語,但是“共生效應”在管理學中得到了普遍應用,尤其在幼兒園協調前勤和後勤的工作中,此心理效應常發揮著異乎尋常的功效。袁純清曾在《共生理論——兼論小型經濟》一書中解釋社會學中此概念的含義:“一般意義上說,共生是指共生單元之間在一定的共生環境中按某種共生模式形成的關係。”由於幼兒園工作的特殊性,班中教師是家長和孩子們直接麵對和接觸的人,是幼兒園的前勤工作人員,也是幼兒園的主要工作者;而其他行政工作者、後勤工作者、教務人員都屬於間接麵對家長和孩子的人,是後勤工作人員。如同植物的共生關係,管理者要了解前勤與後勤的統一目標是為幼兒園發展服務,為家長滿意服務,為幼兒發展服務。
後勤工作本身非常辛苦、瑣碎、枯燥,順利完美地完成一線前勤工作是建立在後勤工作基礎上的;反之,後勤工作的完美完成也需要前勤教師的配合。因此“共生”關係已然存在,如何讓前勤促進後勤的發展,讓家長和孩子看得見後勤工作人員的辛苦,使後勤工作人員得到服務者的認同,是管理者時刻需要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