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幼兒園社會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

二、幼兒園社會教育的意義

字體:16+-

生活在一定社會環境中的人,他是否受到別人歡迎,是否能與別人和諧地相互交往,取決於他的社會化程度。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人其實就是社會化過程得以實現的產物。人從出生的那天開始,就處於一定的社會環境中;社會通過各種各樣的渠道對他施加影響,使其成為一個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人。幼兒在這種環境的影響下,通過與周圍人的交往,學習一定的社會文化、道德標準和價值觀念,就會形成一定的行為習慣,從而不斷成長和發展起來。

社會性的發展是幼兒心理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麵。一個幼兒如果隻有良好的智力,而沒有很好地發展社會性,就不懂得怎樣做人、怎樣很好地適應社會生活。沒有社交能力以及與他人協作的精神,幼兒的心理發展就會不完整,就會存在一定的缺陷。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兒童早期社會交往的經驗,將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他對別人的態度和人際關係。早期交往能力較差的兒童,長大後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學習能力都比較差;相反,交往能力較強的兒童,其社會適應能力相對較強,學習成績也相對較好。

2001年教育部頒發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要求幼兒園“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麵的發展”。尤其要避免隻重知識和技能,忽略情感、社會性和實際能力的傾向。從《綱要》中我們可以看出,情感、態度作為幼兒發展最重要的方麵列在了首位,體現了一個鮮明的價值取向,那就是主要培養讓幼兒終身受益的品質,即讓幼兒初步掌握一定的行為規範及行為技能,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所以說,幼兒園對幼兒進行社會性教育有重要的意義。

(一)有利於促進幼兒身體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