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幼兒交往能力在幼兒園教育中占重要地位。能主動與他人交往,並持友好態度,是幼兒社會性發展的首要條件,也是幼兒學會做人的重要基礎。但是,處於人生開端的幼兒,其認知水平有限,知識經驗不足,人際交往活動也受到一定限製。因此,幼兒要想樹立正確的人際交往意識、提高人際交往技能,離不開成人的引導。作為幼兒教育主要實施機構的幼兒園,自然要為幼兒提供交往機會和條件,承擔對幼兒人際交往方麵的教育,以促進幼兒人際交往能力的提升,促進幼兒的社會化。幼兒園人際交往教育活動同中小學階段的人際交往教育活動一樣,有著自己的特征,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麵。
(一)交往主體的互動性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幼兒的主體地位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越發凸顯。但是在實際教育活動中,教師和幼兒之間的活動是相互依存的關係,教師的“教”離不開幼兒的“學”,而幼兒的“學”也離不開教師的“教”。可見,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一定程度上教師和幼兒互為主體。因此,在開展幼兒園人際交往教育活動時,要注意突出師幼之間交往主體的互動性,並且教育活動的內容、方法和形式都應該圍繞人際交往來展開。因為隻有在真正的人際交往過程中,幼兒才能親身體驗到端正交往態度、掌握人際交往技能的重要性,感受到同伴之間、師幼之間互助合作、友好交往的益處。因此,幼兒園、家庭、社區必須攜手,大力開展親子交往、師幼交往、同伴交往以及與其他社會成員之間的交往活動,真正實現教育合力,凸顯幼兒園人際交往教育活動主體之間的互動性。
(二)交往對象的多元化
幼兒的人際交往類型主要包括親子交往、師幼交往、同伴交往以及與其他社會成員的交往。因此,在幼兒園人際交往教育活動中,可以采用多種教育形式和教育方法,以多樣化的教育內容為載體,促進幼兒與相關人員的互動,進行人際交往活動。依據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要求幼兒園的教育活動必須是趣味性、形象性和遊戲化的。因此,為了培養幼兒與各種交往對象的交際能力,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教育主題,製訂不同的教育計劃,在不同類型活動中將不同的交往對象請入幼兒園,讓幼兒與之發生互動;或者根據活動需要,帶領幼兒走出去,進入相應的活動場所,讓幼兒與社會上相關人員進行交流和互動,從而鍛煉幼兒的人際交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