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育教學是幼兒園教師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幼兒進行體、智、德、美全麵發展教育,以增強幼兒體質,發展動作;傳授知識,發展智力;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激發幼兒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在整個幼兒教育教學過程中,既要樹立全麵發展的教育思想,又要注意教育的側重點。從確定和實現幼兒教育的目的來看,教與學是一個雙邊活動過程,既受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製約,又受人類的認識規律和幼兒身心發展規律製約,是一個複雜的、有規律的過程。為了使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活動符合客觀規律、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保證教育教學質量,圓滿實現幼兒教育的目的,幼兒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必須按照一定的教育教學原則組織幼兒活動。3~6歲入園的幼兒,活潑好動,身體生長發育較快,各組織器官尚未成熟,大腦皮層機能不夠完善,獨立性差,不能很好地照料自己的日常生活。在心理方麵,幼兒有極強的好奇心,心理過程帶有明顯的具體形象性和不隨意性,思維是在直接感知和具體行動中進行的,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幼兒階段是兒童語言迅速發展的時期;幼兒情感常常受外界刺激和周圍人的影響,容易激動、變化、外露而不穩定。同時,由於環境、教育條件和遺傳等因素的影響,幼兒身心發展上又表現出明顯的差異,具有不同的個性特征。正是幼兒期具有的這些年齡特征,使得幼兒園的教育教學具有自身的特點和規律。從性質來講,幼兒園教育教學不屬於正規的學習活動,而是進入學校從事正規學習前的準備。通過幼兒一日生活的各個方麵的訓練,讓幼兒掌握一些簡單常識,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訓練幼兒各種感官,增強體質,開發智力,培養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靈活性原則、直觀性原則、啟發性原則,以及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相結合、因材施教、正麵教育等教育教學原則,正是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提出來的,從不同的側麵反映了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的客觀規律,對於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幼兒健康成長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