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大辭典將人際溝通界定為個體在共同活動中交流思想、感情、知識等信息的過程,主要通過言語、表情、副語言(音量、節奏等輔助言語和歎息,笑等類語言)、手勢、體態、社會距離等實現。人際溝通是社會個體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可以幫助人們滿足不同層次和類型的需要,如認識自我、表達自我、決策和控製等。教師這一職業群體,由於其生活和工作環境的特殊性,決定了教師的日常溝通對象主要是學生、同事及家長。因此,教師的人際溝通能力可以定義為:教師在人際溝通中,根據溝通情境和對象特點而調整認知和技能,運用適當而有效的溝通行為傳遞知識、技能和情感等信息,滿足溝通雙方和情境需要的人格特征。幼兒教師作為教師群體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人際溝通也包括與幼兒、同事及家長進行溝通這三部分。幼兒教師的職業用語,作為教書育人的主要工具,是溝通教師與幼兒的重要橋梁,是展示幼兒教師言語行為規範、實現教育教學目標的有效手段。優秀的口語表達是幼兒教師教育教學各個環節的必備條件,教師與幼兒的相識、溝通、評價等都需要規範的口語,它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底蘊和感人的藝術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