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感覺的規律及其運用
感覺的規律主要表現在感受性的變化上。所謂感受性是指有機體對內外刺激的感受能力。每個人的感受性存在著個別差異。感受性的變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麵。
1.感覺的相互作用
感覺的相互作用是指各種感覺之間因相互作用,可以使感受性發生變化的現象。如一明一暗的燈光,會使一個強度保持不變的音調,聽起來帶有時高時低的波動現象,這是視覺對聽覺的影響。反之亦然。
感覺的相互作用可使感受性提高或降低。一般情況下,弱刺激可提高感受性,強刺激則降低感受性。例如,在寂靜的夜晚或教室,低聲說話也可聽見,而在喧嘩的鬧市,大聲講話也聽不清楚。根據以上規律,教師在講課時,應輕聲細語,不要高聲大叫,以免影響幼兒的聽覺感受性。
2.感覺的適應
適應是指在刺激的持續作用下引起感受性變化的現象。視、聽、嗅、味、膚各種感覺都有適應現象。視覺上有明適應和暗適應;聽覺上表現為常在噪聲下工作,對聲音的感受能力會降低;古話說的好: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這就是嗅覺的適應;膚覺上表現為用冷水或熱水泡腳久而不知其涼或燙,棉衣穿久不知其重等。這些都是感覺適應的表現。
強刺激可以降低感受性(如明適應),弱刺激可以提高感受性(如暗適應)。教師講課時說話聲音不要持續高聲;把幼兒從亮的地方領到暗的地方,要適應一會兒再開始活動以免發生意外,反之亦然。要注意幼兒看書的光線不能太強或太弱;每次運動前要先做好準備活動之後再開始,以免受傷。
3.感覺的對比
感覺對比是指同一分析器接受不同刺激引起的感受性的變化。對比有同時性對比,如月明星稀、白與黑、紅和綠、冷和熱,灰紙放在黑背景中亮一些,放在白背景中暗一些;同樣長的線放在短線中長些,放在長線中又短些等;也有相繼性對比,如吃完中藥後吃甘蔗,就會覺得甘蔗更甜;吃完甘蔗後吃橘子,就會覺得橘子比平時更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