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S.Freud)是奧地利精神病學家,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20世紀前期,弗洛伊德從自己的臨床經驗出發,對兒童人格的結構和心理發展階段進行了係統的闡述,並逐步發展為精神分析理論。
(一)主要觀點
1.人格結構的三個層次
弗洛伊德認為人格有三個層次,分別是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人格結構中比重最大的一個部分,有很強的生物進化性,是幼兒基本需要的源泉。本我按快樂原則行事,處在潛意識層麵。自我處在意識層麵,按現實原則行事。超我則是意識層麵中的道德成分,體現在根據情境對自我進行約束和決策選擇。
2.兒童心理發展階段
弗洛伊德根據不同階段兒童的集中活動能力,把心理和行為發展劃分為由低到高的五個漸次階段。
(1)口腔期(出生~1歲):引導嬰兒吮吸**和奶瓶的行為,如果口腔的需要未能得到適當滿足,將來可能形成諸如吮吸手指、咬手指甲、暴食和成年以後抽煙的習慣。
(2)肛門期(1~3歲):學步幼兒和學齡前幼兒從憋住大小便然後排泄的舉動中獲得快感,上廁所成為父母訓練幼兒的主要內容之一。在這一時期弗洛伊德特別要求父母注意對兒童大小便訓練不宜過早、過嚴,否則,對兒童的人格形成有著不利影響。
(3)性器期(3~6歲):自我衝突轉移至性器官時,幼兒會發現性刺激的快感。弗洛伊德認為3歲後的所謂“**”主要是指兒童依戀異性父母的俄狄浦斯情結(Oedipus Complex),即男孩產生戀母情結,和厄勒克特拉情結(Electra Complex),即女孩產生戀父情結。
(4)潛伏期(6~11歲):性本能消失,超我進一步發展,兒童從家庭以外的成人和一起玩耍的同性夥伴那裏獲得了新的社會價值觀念。孩子逐漸放棄了俄狄浦斯情結和厄勒克特拉情結,男孩和女孩開始各自以同性父母為榜樣來行事,弗洛伊德把這種現象稱為“自居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