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攻擊性行為產生的原因
1.攻擊性行為的本能論觀點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派認為,人的兩大本能為生的本能與死的本能,攻擊屬於死的本能,是一種對內的自我破壞傾向。生的本能與死的本能是對立的,人隻要活著,死的本能的表現就會受到生的欲望的妨礙,從而對內的破壞力量轉向了外部,以攻擊的形式表現出來。攻擊是以社會不允許的方式表現攻擊衝動,而且不論以什麽形式都得表現出來,否則就會導致精神疾病。幼兒的攻擊表現就是源於幼兒的破壞性本能。弗洛伊德的理論主要是通過對心理異常者的治療實踐發展起來的,因而解釋的範圍限於心理病患者,而不能簡單地擴展到正常人。
2.攻擊性行為的生物學觀點
著名的奧地利動物學家、諾貝爾生物學獲獎得主勞倫茨認為攻擊是人類和動物的一種本能,它同喂食、逃跑、生殖一起構成了人類和動物的四大本能係統。攻擊對人類和動物而言具有護種功能,同一物種成員之間的相互攻擊、排斥可以保持生態的平衡,以防在同一地區同種物種的密度太大。此外攻擊的第二個功能在於通過族內爭鬥挑選出最優秀的或最強壯的成員來繁殖後代。勞倫茨的理論存在一定的缺陷,如其過分強調本能因素在動物和人類攻擊中的作用,對學習因素重視不夠,而且忽略了人和低等動物的差異。勞倫茨的理論主要來源於對動物界攻擊的觀察研究,他把這些結果用來解釋人類的攻擊,不僅忽略了人的行為的複雜性,也忽略了人和動物之間的本質差異。
3.攻擊性行為的社會學習觀點
社會學習理論認為,攻擊是通過觀察和強化習得的,也可以通過新的學習過程予以消除,學習是攻擊的主要決定因素。心理學家沃爾特斯1963年做了一項經典研究,揭示通過獎勵幼兒的攻擊行為,可以明顯增加幼兒對於攻擊性行為方式的運用,即發現攻擊可以通過強化來培養。班杜拉的實驗研究也發現,攻擊可以通過觀察學習來獲得,不僅直接的觀察學習可以使幼兒學習到攻擊行為,而且通過大眾媒介實現的間接學習,也可以使幼兒受到同樣的影響;另外,攻擊行為既可以習得,也可以通過新的學習過程改變或消除。社會學習理論這種攻擊的學習觀,為我們控製幼兒的攻擊性行為提供了一定的心理實驗依據,具有重要的實踐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