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良好師幼關係的根本目的是在良好的師幼關係狀態中開展教育教學活動。構成教育活動過程的主要因素是人,是教師與幼兒通過他們之間的相互關係形成了一定的教育教學過程,這種過程以一定的教育活動內容為中介,教師和幼兒相互傾聽、相互理解。
幼兒從家庭進入教育機構,在其生活中就出現了繼父母之後的又一重要成人——教師。在幼兒園中,幼兒每天與教師在一起的時間比他們與父母在一起的時間還要長,同時,教師通過直接教導、言行榜樣等與幼兒的互動方式,使幼兒學習一定的社會道德規範、行為規範、集體生活要求、文化知識以及與他人交往的基本準則、規範等。在與教師的交往中,幼兒演練多種社會行為與社會技能,並依據教師的不同獎懲、強化而調整著自己的行為。幼兒的整體心理水平較低,易受暗示、引導、加上教師在幼兒心目中的“權威”“神聖”地位,使得教師對幼兒的發展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師幼關係的特點如下。
(一)師幼互動中,教師與幼兒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教師與幼兒雖然角色不同,但他們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真理麵前是平等的。在這種民主平等的關係中,教師對幼兒所發出的信息,首先要以寬鬆、開放的心態接納,“接住孩子拋過來的球”,從而使幼兒處在一種相對寬鬆、充滿安全感的教育環境中。當教師向幼兒傳遞知識與技能時,幼兒心情愉快,情緒飽滿,學習的積極性高,樂於接受教師教給的各種知識,努力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積極地探索和注意身邊的事物。
(二)教師是幼兒社會知識的傳遞者和社會行為的指導者
在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中,通過師生間的積極交往,幼兒能夠拓展社會知識,學習一定的行為規範和價值準則,在教師的示範指導下和對教師的觀察模仿中,幼兒能習得分享、合作、同情、謙讓等親社會行為。同時,由於教師在幼兒心目中具有重要地位,教師對幼兒的情感、態度和評價對於幼兒自我意識和社會性情感的發展也具有重要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