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兒童常見的心理問題包括睡眠障礙、情緒障礙、品行障礙、言語障礙、進食障礙及各種不良習慣和其他神經心理障礙等問題。
一、睡眠障礙
兒童睡眠障礙是以有效睡眠時間縮短,睡眠質量降低為主,因年齡的不同有著非常大的個體差異,可有多種形式的睡眠障礙,如夢魘、睡驚、睡行症、磨牙、夢囈、打鼾或呼吸暫停等。不良睡眠直接影響孩子體格及智力的發育,使其注意力、記憶力、組織能力、創造力和運動技能受到損害,還會引起一係列行為問題。嬰幼兒處於不斷的發育成熟過程中,充足的睡眠有助於消除疲勞、保護大腦、提高機體免疫力,良好的睡眠質量對學前兒童中樞神經係統的發育和成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夢魘
夢魘又稱夢中焦慮發作,是指兒童做內容恐怖的夢所引起的焦慮、恐怖發作。目前報道大約有7%~15%的兒童有夢魘發生,最多見於3~7歲兒童。
1.症狀
兒童在噩夢中伴有呼吸急迫,心跳加劇,自覺被重物壓住身體和四肢不能動彈,驚醒後仍有短暫情緒失常,表現出緊張、害怕、出冷汗等症狀。
2.原因
夢魘發生在快速眼球運動(Repid Eyes Movement,REM)睡眠期。病因可能與精神因素和軀體因素有關,有的幼兒睡前聽了恐怖故事,看了害怕的電視鏡頭或受了嚴厲批評或恐嚇,導致心理緊張、焦慮或不愉快;有的是軀體有腸道寄生蟲、呼吸道感染等器質性疾病;有的在睡前吃了大量食物或胸口受壓等也可造成夢魘。
3.矯治
①為預防幼兒夢魘,應避免引起他們緊張焦慮的誘因,消除其不安情緒,如盡量避免睡前給幼兒講恐怖故事或讓他們看可怕的電視鏡頭,不要用恐嚇或打罵的方式教訓孩子,不要用妖怪、大灰狼、打針等嚇唬孩子,以免強烈刺激幼兒,使幼兒內心焦慮。②幾乎所有的幼兒都懼怕黑暗,了解寶寶對黑暗的想象,幫助他們找出恐懼的對象,如牆上的影子、被風吹動的窗簾、樓上人走路的聲音等。可利用《黑暗》《床底下》《湯姆的噩夢》等嬰幼兒繪本幫助幼兒解除對黑暗的恐懼。③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睡眠規律,睡姿保持平躺或右側臥,避免俯臥壓迫心髒和胃部,引起噩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