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學前衛生學

第二節 學前兒童情緒情感發展

字體:16+-

情緒(emotion)情感(affection)是指人對於客觀事物是否符合自身的需要而產生的態度體驗。一般而言,需要得到滿足,就會引起積極的情緒情感,需要得不到滿足,就會引起消極的情緒情感。通常情況下,我們是將情緒情感兩個概念混用的,但從心理學上講,情緒更多地和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滿足相關,是生而有之的;而情感則更多地與社會性需要是否得到滿足相關,是在社會交往中逐漸發展起來的。

一、學前兒童情緒的發展

新生兒已有原始的情緒反應。而且情緒已初步分化為積極、消極等表現,如高興、悲傷、憤怒、厭惡等。到5~6周時,嬰兒出現對人、人臉、人的笑聲的特別興趣和微笑,即社會性微笑。從4個月起,開始出現經驗型恐懼(如孩子經曆了在醫院打針的疼痛後,一看到注射器就會恐懼而大哭,後來會發展到看到白大褂、走到醫院門口就大哭)。6~8個月時,出現對最熟悉、親近者的依戀,並隨之產生對陌生人的焦慮及分離焦慮等。嬰兒期是個體情緒情感發展的關鍵時期。近1歲時,兒童表現出最初的“共情”,他們會因為看到別人哭而哭,看到別人笑而笑,這種簡單的情感共鳴是高級社會情感的基礎。

隨著認知的發展和與人的交往,兒童積極或消極情緒的產生除了與生理需求相關外,也常常取決於是否有人和他玩耍。

1.5歲左右時,兒童產生羞愧、自豪、驕傲、內疚、同情等複雜情緒;從2歲開始,已經能夠運用表情去影響別人,也逐漸掌握周圍人們的表情。如摔倒後,通過哭向大人表達自己的疼痛、渴求關心;但如果大人不在身邊,就會自己爬起來。3歲時兒童出現了焦慮、嫉妒等複雜情緒。

3~6歲兒童情緒的產生和變化越來越多地與社會性需求是否得到滿足相聯係。幼兒情緒變得更加豐富和深刻,情緒的穩定性逐漸提高。如對父母的依戀,對小夥伴的喜愛等都比較穩定。情緒的控製力也在發展,嬰兒期會因為別的小朋友哭泣而誘發自己的哭泣,到幼兒初期也會因為別的孩子大叫自己也跟著叫嚷,到幼兒中晚期兒童能夠初步控製自己情緒的外部表現,比如摔一跤時能忍住不哭。5歲以後,幼兒的情緒表現就有較高社會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