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係統由骨骼(bone)、骨連結和骨骼肌(skeletal muscle)三部分組成。人體的骨頭靠骨連結有序地連接起來,構成支架,支持體重。骨骼肌附於骨麵,通過肌肉收縮和鬆弛,牽動骨骼產生運動(如圖2-1)。運動係統在神經係統調節下,對身體起著運動、支持和保護作用。
圖2-1 成人與兒童全身骨骼(正麵)
一、骨骼的特點
(一)骨骼的成分和構成
骨組織內含有機物和無機物。有機物能使骨具有彈性和韌性,而無機物使骨骼變得堅硬。成人骨中有機物和無機鹽含量之比約為3∶7,學前兒童的骨中含兩者之比約為1∶1。與成人相比,兒童骨骼中有機物較多,無機鹽較少。因此,學前兒童的骨骼柔軟、彈性大、硬度小,不易發生骨折,但易變形。所以,在教養過程要注意兒童正確姿勢的養成。
骨骼主要是由骨質、骨髓和骨膜構成。骨髓(bone marrow)是主要的造血器官,它存在於骨中央的骨髓腔和骨鬆質的空隙內。4~5歲以前,兒童的骨髓全部為具有造血機能的紅骨髓,5~7歲開始,骨髓內脂肪逐漸產生;至成年期,除了長骨兩端、短骨和扁骨的骨鬆質內的紅骨髓終身保持造血機能外,其他部分的紅骨髓均為脂肪組織所替代,變成黃骨髓,失去了造血機能。但是,當大量失血或貧血時,黃骨髓能再轉變為紅骨髓,恢複造血機能。
(二)主要部位的骨骼
1.顱骨
顱骨(cranium)分為腦顱骨和麵顱骨。新生兒的顱骨尚未完全骨化,骨與骨之間間隙很大,腦顱骨留有兩個大小不一的間隙由結締組織膜覆蓋,為前囟(位於額骨和頂骨之間的菱形間隙)和後囟(兩塊頂骨和枕骨之間的三角形間隙)(見圖2-2)。前囟出生時約1.5~2cm,出生後隨頭圍增大而變大,6個月後逐漸骨化而變小,至1~1.5歲閉合。後囟在出生後的2~3個月閉合。囟門的閉合能反映顱骨的骨化過程。在嬰兒囟門未閉合完全時,應采取相應的措施保護好囟門,如給嬰兒戴胎帽、剃頭時留下囟門前的胎發等。囟門閉合過早可能導致頭小畸形,腦容量小。如果缺鈣,囟門閉合則會延遲,多見於佝僂病、腦積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