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係統(respiratory system)是人體進行氣體交換,維持生命活動的重要係統。主要由呼吸道和肺組成(見圖2-6)。呼吸道包括上呼吸道(鼻、咽、喉)和下呼吸道(氣管、支氣管),是氣體進出肺的通道,具有通氣、調節空氣溫度與濕度、清除異物和粉塵的作用。肺是機體進行氣體交換的場所,主要負責吸入氧氣,排出二氧化碳。
圖2-6 呼吸係統概觀
一、呼吸道的特點
(一)鼻
鼻(nose)是呼吸道的起始部分,又是嗅覺感受器,是保護肺的第一道防線。鼻由外鼻、鼻腔及鼻竇三部分組成。學前兒童鼻根扁而寬,鼻腔相對較短、狹窄,黏膜柔嫩,血管豐富,嬰兒無鼻毛,因此易受感染。感染後,容易引起鼻黏膜充血、腫脹、流涕,造成鼻腔堵塞、呼吸不暢,甚至鼻炎。同時,由於鼻竇黏膜與鼻腔黏膜相連,鼻竇口相對較大,患上急性鼻炎時可累及鼻竇。在出生後頭幾個月內,由於黏膜下缺乏海綿組織,嬰兒較少發生鼻出血。所以,要教育學前兒童養成正確的衛生習慣,如用鼻呼吸、不用手挖鼻孔、學會正確擤鼻涕。
(二)咽
咽(pharynx)是一條前後略扁的漏鬥形肌性管道,由黏膜和咽肌組成。自上而下分為鼻咽部、口咽部和喉咽部。咽下端和喉及食管相連,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道。學前兒童咽部相對狹小,咽鼓管粗、短、直,呈水平位(成人呈斜向上),口咽部的病原體易通過咳嗽、擤鼻涕等方式進入中耳而引發中耳炎。
(三)喉
喉(throat)是呼吸氣體的通道,也是發音器官。喉由軟骨、韌帶、肌肉及黏膜組成。學前兒童喉腔狹窄,黏膜纖弱,血管及淋巴組織豐富,發炎腫脹時會使呼吸困難。3歲前男女兒童喉頭外形相似,3歲後男孩甲狀軟骨板角度變銳,5歲時成長加快,10歲後喉結逐漸明顯。學前期聲帶短而薄,不夠堅韌,故其聲調比成人高。學前期聲門肌肉易疲勞,如果過度用嗓,聲帶易充血腫脹變厚,變成“啞嗓子”。因此,應注意保護學前兒童的聲帶,如避免孩子經常哭喊;避免唱一些音域廣、音律複雜、音程跳動大的成人歌曲等(詳見第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