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文獻資料的分析與研究主要有定性式和定量式兩種方法,它們從不同的側麵對文獻中所包含的信息進行加工和處理。[4]
(一)非結構式定性分析
在學前教育研究中,對文獻進行定性分析研究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文獻的定性分析是指通過對文獻內容的分析,來揭示文獻所反映事物的性質、本質特征及其發展規律的方法。在定性分析中,通常要按研究課題的需要,對搜集到的文獻資料進行分析、綜合、比較,將文獻信息分類,並篩選出典型的例證加以重新組織,在定性描述的基礎上提煉出評述性的說明與結論。
文獻的定性分析一般側重對文獻的個案或小樣本的研究,不太考慮所用文獻資料的樣本大小與完整程度。注重對文獻的性質作出分析與研究,強調對文獻內容含義的深層解釋,目的在於探索事物的特殊性和規律性,不太注意文獻的外在形式、表麵內容和量化特征。
在我國學前教育研究中,對文獻資料進行定性分析是目前占主導地位的研究方法,在探索學前教育發展的性質、特征和屬性方麵有著重要的作用。但這種方法是基於哲學思考,以歸納邏輯為核心,以經驗描述為基礎,以小樣本或個案的文獻為依據,其推理缺乏嚴格的公理化係統的邏輯約束,不甚嚴密,在研究假設與結論之間可能會出現或然性,因而往往僅能給出某種研究的大致方向或趨勢,不能對特定事件給出嚴格的科學的描述、解釋、說明和闡述。因此,必要時要對文獻進行定量研究,即研究文獻中各因素間的數量關係。
(二)結構式定量分析
1.結構式定量分析的含義與特點
結構式定量分析又稱內容分析,是一種以各種文獻為研究對象的研究方法。這種方法是對文獻內容作技術性的處理,將文獻內容分解為若幹分析單元,評判單元內所表現的事實,並作出定量的統計描述和結論。其實質是將用語言文字表示的文獻轉換為用數量表示的資料,便於抽取大型樣本並對其采用計算機等現代統計技術對文獻作出分析研究。結構式定量分析既是一種主要的文獻資料分析方法,又是一種獨立、完整的科學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