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獻資料的整理
文獻資料的整理就是將所獲取的大量文獻信息資料分門別類地加以歸納,剔除虛假材料,去掉重複、較陳舊的過時的資料,使原來分散的、個別的、局部的、無係統的信息資料,變成能說明事物的過程或整體,顯示其變化的軌跡或狀態,論證其道理或指出其規律的係統的信息資料。在整理資料的過程中能夠加深對資料的認識,判斷資料的性質、真偽和價值等。
文獻資料的整理首先要根據信息資料的性質、內容或特征進行分類。其次是進行資料匯編。按照研究的目的和要求,對分類後的資料進行匯總和編輯,使之成為能反映研究對象客觀情況的係統、完整、集中、簡明的材料。通常采用閱讀和記錄文獻資料等方法整理文獻資料。
(一)閱讀文獻[2]
1.閱讀文獻的方法
(1)瀏覽。瀏覽就是把搜集到的文獻資料粗略地翻閱一遍,目的是對文獻的內容、價值有個初步的認識和判斷,並據此確定對哪些文獻該精讀,對哪些文獻該粗讀。研究者可根據研究的需要,一邊瀏覽,一邊把文獻分為三類:把非常有價值的資料放在一起;把比較有價值的放在一起;把價值較小和初步看起來基本沒有價值的放在一起,以備下一步閱讀時使用,避免到時忙亂。
瀏覽時應注意三點:一是要善於抓文章的標題(包括大標題與小標題),了解概況;二是要注意速度,對沒有明顯價值的部分,可跳過去,對於有價值的部分,則要放慢速度;三是把重要的部分勾畫出來,並隨時記下自己當時的思考(或稱為靈感),以備以後查時更醒目。
(2)精讀。精讀是在瀏覽的基礎上對需要精讀的文獻進行的一種求深、求精、求透、求創新的閱讀方式。通過精讀,不僅要全麵掌握文獻資料的實質內容,還要明確選出有價值的資料、發現問題和提出新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