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兒童有著自身的年齡發展特點和學習規律,那麽兒童是如何學習的呢?對這一重要問題的認識,有助於我們了解兒童的學習方式,進而改善我們的教學。
我們還是以講故事的方式來說明問題。
從前,有一條魚和一隻青蛙,一起在一個池塘裏生活了很長時間。有一天,青蛙跳出了池塘,來到了岸上,它東看看,西看看,覺得一切都是那樣的新鮮。這時,它看到前方不遠處有一頭牛,就仔細地觀察了一番。回到池塘後,它向魚描述自己在岸上看到的事物,它首先介紹的是牛:它的身體很大,頭上長著兩個犄角,吃青草為生,身上有著黑白相間的斑點,長著四隻粗壯的腿,還有大大的**。
圖1-2 小魚頭腦中的牛
魚邊聽邊想象牛的樣子,但它想象得仍然和魚的模樣相像:一個大大的魚身子,身上有著黑白相間的斑點,長著四隻粗壯的腿,頭上長著兩個犄角,還有大大的**,嘴裏吃著青草……如圖1-2。
圖1-3 小魚頭腦中的鳥
青蛙又向小魚介紹了鳥:它的身體比較瘦小,有彩色的翅膀,兩條纖細的腿,會在天空飛。魚邊聽邊想象鳥的樣子,但它想象得仍然和魚差不多。如圖1-3所示。
從上麵的故事,我們至少可以得到以下兩個啟示:
1.兒童的學習要建立在自己的已有經驗基礎之上
小魚頭腦中的牛和鳥的形象是根據小魚自己的經驗建構的。小魚生活在池塘裏,沒有見過牛和鳥,它的經驗就是自己同類的形象。所以,當它聽了青蛙對牛的一些形象描述之後,就在小魚身體基礎上,建構了“魚牛”和“魚鳥”的形象。
實際上,兒童的學習也要建立在自己經驗的基礎上,我們的教學就是基於經驗、改組經驗、提升經驗。沒有經驗的基礎,兒童很難完成建構。借用喬納森對建構主義理論的如下解釋:建構主義認為“實在”無非是人們的心中之物,是學習者自己構造了“實在”或至少是按照他的經驗解釋“實在”。每一個人的世界都是由他自己的思維構造的,不存在誰比誰的世界更真實的問題。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兒童在已有經驗基礎上生發出來的,因而兒童應該處於中心地位,教師隻是學習的幫助者。作為教師,我們一定要充分了解自己班幼兒的已有經驗,選取那些他們熟悉的、圍繞他們已有經驗的課程內容。對於農村幼兒來說,他們所熟悉的課程內容有各種糧食、植物、小動物、沙、泥、天氣。比如,教師可以讓兒童利用土豆進行作畫——“土豆大變臉”;還可以把土豆放在教室裏,讓兒童觀察,見證土豆發芽的過程,討論土豆發芽是否能吃,還可以讓兒童把土豆發芽的過程用自製圖畫書的形式記錄下來。再如,教師可以把泥作為課程內容,讓兒童探究泥的特性,製作泥雕、摔泥巴等。這些課程內容是與兒童平時的生活經驗緊密聯係的,是接近兒童的,是兒童容易理解、容易建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