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個問題,很多老師會毫不猶豫地回答“要學習知識”。對,無可否認孩子是要學習知識的,但是知識是指什麽呢?兒童究竟應該學習什麽樣的知識呢?
我們先來看一個例子吧:一節科學活動課中,老師正在跟孩子們講烏龜也是冬眠的動物,突然,東東說:“烏龜不冬眠的,我家養的兩隻烏龜就不冬眠……”遇到這種情況,老師會做何反應呢?我們經常看到的反應也許有:老師讓其他孩子齊聲告訴東東烏龜是冬眠的動物,或者翻出類似百科全書的權威書籍念給東東聽,或者幹脆不理會東東而繼續自己的教學……
烏龜是否冬眠,從科學性的角度來說,也許無須爭議。但是從知識論的角度,教師的做法就值得商榷了。那些齊聲告訴東東烏龜是冬眠的動物的孩子們也許從來就沒有見過更沒有養過烏龜,從這種意義上,他們不像東東有發言權,卻輕易地屈服於教師的說法,這是知識對於兒童的一種霸權。上述案例中,無論教師采取何種回應方式,無非就是想讓東東獲得一個知識,即“烏龜是冬眠的動物”。我們不禁要反問,獲得這個知識如此重要嗎?獲得這個所謂正確的科學知識重要還是讓兒童獲得一種好奇、探究的科學精神重要?我想,後者對於兒童來說更為重要。這種科學精神會激發兒童發現更多的問題,之後運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究,去摸索,去體驗……這樣的學習過程和學習品質對兒童來說才是最重要的。
很多幼兒園老師希望教給孩子所謂正確的知識,但是,世界上哪有絕對正確的知識,就連我們平時常見的一些數學知識、數學原理和命題,有些也是待證實的,何況我們要兒童獲得的知識呢?下麵舉例來說明此問題。
20世紀後期,數學家們在一起試圖為數學奠定一個嚴密的基礎,他們把集合論當作數學的基礎,認為有了集合論,數學絕對的嚴格性就達到了。但是當這些數學家歡呼雀躍的時候,集合悖論出現了,數學大廈的基礎動搖了。集合悖論可以通俗表示如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