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思考方式和思維特點與成人很不一樣,了解他們的思維特點,我們才能進行更有益的教育。孩子的思維特點有哪些呢?我們可以通過一些生活現象以及教學案例來獲得體會。
【案例】大班幼兒(5~6歲)繪本閱讀:《討厭黑夜的習奶奶 》
圖5-8 討厭黑夜的習奶奶
“討厭黑夜的習奶奶用腳踩黑夜,用手打黑夜,挖土坑要埋黑夜,可是黑夜還是不動聲。它還是停在那裏。”(見圖5-8。)
教師提問:“為什麽黑夜不出聲?為什麽黑夜會用腳踩不死,用手打不倒,用土坑埋不住?”小朋友們齊刷刷地舉手回答,答案很相近:“因為天空不會說話。”“因為習奶奶的兩隻腳太小了。”“因為習奶奶的手太短夠不到天上去。”“因為鐵鍬太小,挖的土坑也很小,黑夜太大,裝不進去。”
不難看出在孩子的思維中,他們會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直觀地思考事物。他們首先有了對事物大小、高矮、長短的符號積累,然後才用這些符號來判斷事物形成自己的思維,因此,他們的思維具有直觀、形象、單一、分不清楚主次、抓不住重點的特點。他們首先會從離自己近(或者距離近或者情感近)的事物來出發,有一說一,不會將較複雜的事物同時疊加在一起進行思考,隻會運用一些常規的思維來解決眼前的問題,這一階段兒童的思維尚缺乏創造性。
我們還會經常遇到這樣的問題:為什麽3個蘋果再加上2個蘋果,幼兒清楚地知道總共是5個蘋果,而當你問他3加2等於多少時,他可能會很快或者若有思索地給出“6”“4”“不知道”“1”等答案。同樣還是算數問題,孩子知道“1+1=2”,但當你問他“2減1等於幾”時,也許他會一臉迷惑地說不知道,或者有的孩子會不假思索地告訴你“3”或“0”之類的隨口就來的答案。麵對這種情況,對兒童思維特點不了解的家長或者老師會很沮喪,甚至不加思考地指責孩子是個笨蛋,這麽簡單的問題都不會;或者每當孩子算算術要伸出10個手指頭數來數去時,老師和家長就不耐煩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