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幼兒“記性差”一直都是困擾家長和教師的重要問題,那麽到底是什麽原因造成這一現象的?盲目地責備和抱怨孩子會適得其反,了解幼兒的記憶特點,會給我們一些科學的啟示。
1.理解記憶的效果優於機械記憶的效果
【案例】背唐詩
樂樂今年5歲半,是個開朗活潑的孩子,一首唐詩她雖然不懂,但在下午的語言課上,她咿咿呀呀地念幾遍就基本記住了。可是不到半天,在媽媽接她放學回家的路上,媽媽問:“寶寶今天下午學了什麽呀?”樂樂馬上回答:“老師要求小朋友背誦唐詩了。”媽媽接著問:“哪首唐詩?你會背了嗎?媽媽聽你背一遍好不好?”她思索了一會兒,然後很認真地說:“媽媽,我想不起來了。”第二天讓她再記一遍,媽媽再問她,她還是忘了。就這樣反複了多次,樂樂終於能夠很好地背誦這首詩了。可是,當媽媽問她這首詩表達了什麽意思的時候,她說:“媽媽,我不知道那是什麽意思。”
多數幼兒在學知識時和樂樂一樣普遍存在的問題是“記得快,忘得也快”,幼兒為什麽那麽快就忘記了,這一點跟“死記硬背”有很大的關係。“死記硬背”“機械重複”在記憶方法上是幼兒機械記憶的生動體現。機械記憶不需要幼兒對材料和內容有太深的理解,相比理解記憶而言,幼兒的意義識別尚未發展起來。樂樂隻能把唐詩作為單個的、孤立的小單位來記憶。將唐詩中的詞句聯係在一起,形成較大的單位和係統來進行新的理解,在客觀上超出了她的能力範圍。
由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兒童的機械記憶使她們很快忘記。所以,選擇教育內容時,要選取那些幼兒易於理解的內容。如果把唐詩或者配上易於兒童理解的圖畫同時呈現給兒童,兒童記憶的效果會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