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學前教育基本問題討論

十四、什麽是主題教學活動

字體:16+-

現在很多幼兒園都以主題的形式組織課程,農村幼兒園教師到一些優秀幼兒園去參觀的時候,也會經常聽到“主題教學活動”這一說法。但是,很多農村幼兒園教師之前並沒有聽說過這種活動形式,自己的幼兒園更不是以這種形式來組織課程的。主題教學活動的確是一種比較適合兒童學習特點的活動形式,所以我們有必要在此介紹一二。

20世紀50年代,新中國剛成立不久,我國向蘇聯學習,包括學前教育,所以當時的學前教育課程實行的是分科教學,即把學前教育內容分為計算、語言、音樂、繪畫等科目,各個科目之間基本上沒有聯係。教授時主要以教師為主導,很少顧及兒童的興趣、兒童的生活經驗和教育過程中兒童生成的教育內容。到了20世紀80年代,很多學前教育工作者看到了這種分科教學的弊端:難以真正意義上滿足每個幼兒的興趣和需要;這種分科教學主要關注的是知識和技能,較少顧及情感、態度和人格;以教師為中心,幼兒學習的自主性、主動性難以得到發揮;幼兒學到的知識很難用於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所以,南京師範大學的一批學前教育先驅以南京實驗幼兒園為基地,開始了幼兒園課程改革的摸索,改革的方向便是去除分科教學的弊端,以“整合”和“領域滲透”為價值取向,旨在給兒童一個相對完整的經驗;教學過程中注意各個領域的滲透,關注兒童的生活經驗和興趣。在這種課程取向之下,便生發出了“主題教學活動”,因為以主題為載體能最好地體現這種價值取向。

赫爾姆和凱茲將主題教學活動的特征概括為:教師教學;活動設計者決定內容,或由兒童根據較廣專題的學習經驗發起活動。[1]

主題教學活動把各個學科、領域的內容綜合到一個網絡狀的主題之下,一段時間內,可能是2周,也可能是1個月甚至2個月,圍繞主題開展一係列的相關活動。活動目標和內容可由教師確定,也可以由兒童根據主題有關的學習經驗發起,活動過程中教師也會回應兒童生成的教育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