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教育目標和內容轉化為幼兒的需求,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和動機
順應幼兒的需求和興趣,可以實現許多教育目標,但是,也有一些目標是幼兒沒有需求和興趣的,但又是不可不“學”的。例如,“知道走路要輕,搬東西要輕,以免產生噪音影響樓下小朋友的健康和學習活動”,這是人作為社會成員所必需的,無論在當前,還是在今後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都是有意義的。但對於這些教育目標和學習內容,孩子沒有直接的需求和興趣,幼兒沒有興趣,就缺乏真正的動機。教師想讓幼兒學習,有時幼兒未必願意學。但由於誘發和喚起幼兒學習和探究的興趣是幼兒真正理解和內化知識經驗、主動、創造性地發展的決定性條件,而且“幼兒隻學他們想學的東西”。因此教師必須采用一定的教育策略,使幼兒產生學習和探究的需求和興趣,產生學習和探究的動機,即使教育目標轉化為幼兒的需求。
如何把教育目標轉化為孩子的需求,激發幼兒學習和探索的興趣和動機呢?
佐藤正夫(1993)在其《教學論原理》一書中向我們提示了教育目標需求化需要創造的條件。他認為:使學生意識到新事物同舊有經驗或舊有知識與技能的關係(即意識到新事物同舊有經驗、技能相類似、相關聯),使學生直麵憑借舊有經驗、舊有知識與技能及業已形成的思考方式與活動方式不能解決的問題情境、困難、障礙,乃是使學生致力於解決新課題、從事新學習的兩大條件。缺少了其中任何一個條件,都不能使他們的探索活動、思考活動積極化、能動化。[11]
實際上,是使兒童舊有經驗與新經驗之間的距離適當。
把握新舊經驗之間的距離是否適當,應考慮到兩個條件:
第一,要解決的新問題、要獲得的新經驗與兒童原有經驗相關聯、相類似易使兒童發生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