蹴球運動是少數民族傳統體育一顆閃亮的明珠,它有著悠久的曆史和廣泛的群眾基礎,是中華民族在長期實踐中逐步積累和發展起來的一項寶貴的文化財富,是一項具有廣泛社會價值和民族文化特色的傳統體育項目(見圖19-3)。
圖19-3 蹴球比賽
一、蹴球運動的起源與發展
蹴球,原稱“踢石球”,是古代蹴鞠運動的一種形式,後在滿、蒙、回等民族中較為流行。蹴鞠所用的運動器材石球,早在西安半坡文化遺址發掘中就有實物發現。二千多年前漢高祖劉邦的父親就是一名蹴鞠的好手。到了宋代,民間有專事蹴鞠的行會組織叫“圓社”,元代雜曲更有大量關於蹴鞠遊戲的描寫。到了清代,古代蹴鞠方法已大部分失傳,隻有在夾包、花毽等遊戲中還可以看到蹴鞠二十五法中的一些影子。
新中國成立以後,在黨和政府的關懷重視下,有關方麵對踢石球運動進行了挖掘、整理,在成為正式群眾比賽的運動項目時,用了“蹴鞠”的“蹴”字,定名為“蹴球”。1991年、1995年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蹴球被列入表演項目;1998年6月北京市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首次將蹴球列為正式比賽項目;1999年9月第六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來自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解放軍的22個代表隊參加了蹴球比賽;2003年9月在寧夏銀川舉行的第七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蹴球規則得到進一步修改和完善,使這項運動更加合理化和科學化。至今這項運動的規模賽事越來越大,全國各地參加這項活動的人數日益增多,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歡迎和喜愛。
二、蹴球運動的健身價值
蹴球比賽場上情況瞬息萬變,每一次發球、放球、進攻、防守都包含著極強的戰術意識,因此有很強的觀賞性;蹴球比賽對場地器材的要求很低,在群眾中容易開展,因此具有很強的群眾性和社會性;蹴球比賽要求運動員做到神情專一,有較高的控製能力、平衡能力和耐久力,因此具有很高的健身價值。同時,蹴球比賽是通過雙方運動員用腳蹴球、球體相互碰撞等技術進行的,其技戰術的運用不僅要符合人體生理學、運動心理學原理,更為重要的是球體的碰撞運行與力學原理是緊密相關的,因此具有很高的科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