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球運動源於滿族民間的采珍珠遊戲。珍珠球運動有著鍛煉價值高、觀賞性強、戰術靈活多變等特點。珍珠球運動於1984年由北京市民族傳統體育協會組織專家進行了挖掘和整理,現在已經成為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的比賽項目(見圖19-1)。
圖19-1 珍珠球比賽
一、珍珠球運動的起源和發展
珍珠球滿族語叫“尼楚赫”。佩戴珍珠是古代滿族人的習俗,采珍珠是古代滿族的傳統生產方式。滿族人在陸地上以體育遊戲的方式模仿在水中撈取珍珠的情形,滿足自己的娛樂需要,創造了采珍珠遊戲。後來隨著滿族人的入關,采珍珠這項遊戲被帶到了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
1984年,經過北京市民族傳統體育協會的挖掘整理,珍珠球運動被列為北京市第1、2、3屆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的比賽項目。在新疆舉行的第三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進行了珍珠球表演賽,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和專家的好評;1991年被列為第四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的正式比賽項目。2001年5月在沈陽市舉行的全國珍珠球邀請賽上開始使用新規則,水區由原來的3名運動員變為4名運動員,在得分區和封鎖區之間增加了一道寬40厘米的隔離區。得分的分值也發生了變化,根據抄球運動員抄球後雙腳落點的不同,分值由1~2分不等,從而使得分的手段更加多樣化,使比賽更具有對抗性和觀賞性。
二、珍珠球運動的鍛煉價值
珍珠球比賽在水區的運動類似於籃球和手球,要求運動員跑、跳、運、傳、射。同時,由於持網人位置不固定,要求水區的運動員和得分區的運動員要密切配合,所以從某種角度上講比籃球、手球的比賽更加變化多端和激烈。珍珠球的基本技術和戰術可以借鑒籃球、手球運動,並根據珍珠球比賽的自身特點加以提高和精煉。珍珠球運動由於其場地器材比較簡單,比賽競爭激烈,可操作性和觀賞性都比較強,有一定籃球和手球運動基礎的人很快就能夠進入角色,因此,深受接觸過此項運動的人士喜愛。發展到今天,珍珠球已成為一些普通院校公共體育課的選修課內容。珍珠球運動對人的身體素質要求比較全麵,需要良好的力量、速度、耐力、靈敏素質和彈跳力。因此,通過參加此項運動,能夠增強呼吸和循環係統的功能,提高速度、彈跳及力量素質,同時,其獨特的運動形式能夠提高人的觀察、判斷、反應和協作能力,培養參加者勇敢頑強的意誌品質和集體主義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