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外國學前教育史

二、近代學前教育製度的建立

字體:16+-

19世紀30年代中期,法國學前教育的性質開始發生變化,逐步實現了從慈善事業到國民教育事業的轉變。法國自拿破侖時代開始,就形成了一套中央集權的教育領導體製。拿破侖教育改革的結果是成功地建立了一個比較完整的近代學校體係。1833年,教育部部長基佐頒布了關於初等教育的法令,使初等教育這個拿破侖時教育的薄弱環節得到加強。此後,政府遂把注意力轉向托兒所,將其逐步納入國民教育體係。政府的重視是法國學前教育得以迅速發展的重要原因。從那時起,法國的學前教育在世界上一直處於先進地位,成為法國在教育方麵的驕傲之一。

(一)學前教育性質轉變的曆史條件

法國托兒所性質的轉變與法國近代資產階級的國民教育觀念之間有著深刻的內在聯係。18世紀法國的啟蒙思想家伏爾泰、孟德斯鳩、狄德羅、愛爾維修和盧梭等人抨擊了舊的教育製度,並在理論原則上提出了以世俗化、民主化為主要特征的新教育構想。為將這些構想付諸實踐,法國大革命前後曆屆政府提出了教育法案、計劃和報告等不少於25項。[3]這些法案和計劃等由於戰亂和政局不穩等原因雖未得到有效的貫徹執行,但已初步形成政府重視國民教育的傳統,樹立起在法國建立統一的國民教育製度的堅定信念,並在客觀上為法國從封建等級教育製度向近代教育製度轉變這一重大的曆史變革鋪平了道路,在上述背景下,將學前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係是必然的結論。

法國學前教育性質發生轉變是中央集權的教育管理體製不斷加強這一趨勢的反映,也是法國政府自上而下地建立國民教育體係的自然結果。1808年,拿破侖宣告成立“帝國大學”,將所有的教育機構和學校都歸於政府的管轄之下,國家牢牢地控製了教育的管理權。在拿破侖時代,中、高等教育得到長足的發展。1833年基佐法案頒布後,初等教育又得到極大的擴充。在高、中、初等教育的問題解決之後,信奉統一國民教育製度原則的法國政府自然將注意力轉向已在民間得到初步發展的托兒所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