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外國學前教育史

一、古代希臘的學前教育概況

字體:16+-

從公元前8世紀開始,古代希臘在奴隸製形成的過程中出現數以百計的城邦國家,其中最強大並最有代表性的兩個城邦是斯巴達和雅典。由於具體的政治、經濟和地理條件等不同,其學前教育也表現出不同的特征。

(一)斯巴達的幼兒教育

斯巴達位於希臘半島南端的伯羅奔尼撒半島,四周群山環繞,交通阻塞。斯巴達人原係外來的入侵者,屬於奴隸主階層。他們內部實行財產公有,人數不多,公元前7世紀時,隻有3萬人,卻統治著25萬以上的奴隸(希洛人)和平民(庇裏阿西人)。斯巴達人的殘酷剝削和壓迫常常激起奴隸與平民的反抗與暴動,遂使斯巴達人無時不處在軍事戒備狀態;加之爭強好鬥的民族傳統及封閉的地理環境,有關因素決定了尚武成為斯巴達國家的靈魂,單純的軍體訓練及性格教育成為斯巴達人教育的特征,其教育目的就是培養性格堅強、英勇善戰的軍人,以確保對奴隸與平民的統治,並支持對外的掠奪或防禦戰爭。

在斯巴達人中,兒童屬於國家所有,教育年青一代亦屬國家的職責。嬰兒出生伊始,即受到國家長老(Ephors)的檢視,凡身體畸形或孱弱的兒童就被拋到位於泰革托斯出峽墓地的棄嬰場,檢視合格的則交由父母代替國家撫養。故在斯巴達,隻有強健的、可能成長為良好戰士的嬰兒才允許養育成人。

斯巴達的婦女以善於撫養、**孩子而著稱。斯巴達婦女的地位很特殊,並不像希臘其他各地如雅典的有地位的婦女那樣與世隔絕。女孩子也受著男孩一樣的體育鍛煉,甚至和男孩子一起赤身**地進行鍛煉。她們還練習賽跑、角力、擲鐵餅和投標槍,不同的是她們不離家過軍營生活。國家鼓勵多生育,為了培養一個身強力壯的軍人,斯巴達立法者決定從根本上做起,認為母親身體的強弱對胎兒影響頗大。此外,由於男子常年出外遠征,婦女在家成為一家之長,受到尊敬。斯巴達式的訓練始於兒童的誕生。新生兒通常要放在酒中洗浴,斯巴達人認為這種洗浴能夠祛除軟弱,健體強身。斯巴達的母親從不用衣物包裹嬰兒,以便讓嬰兒的四肢能夠自由運動,並增強適應力。她們還努力使嬰兒知足、愉快、不哭泣、不怕黑暗、不怕獨處、不擇食、不任性、不頑皮、不喧鬧。故自嬰幼兒時期開始,孩子們便被教會麵對饑餓或痛苦,心態寧靜,無怨無憂。這一特征及傳統在當時堪稱獨樹一幟。羅馬時期的希臘作家普魯塔克(Plutarch)曾在其書中寫道:由於斯巴達婦女具有高明的育兒技能,外邦人常常雇用斯巴達的保姆。[1]